欢迎访问潍坊学院新闻网!
本网讯 8月10日,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旭升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单振涛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秋季开学日益临近,人员流动广泛,防控难度增加,各责任部门要提前谋划、主动作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顺利完成秋季开学各项工作,守住守牢校园安全稳定底线。 会议强调,各相关责任部门要高度重视,从讲政治的高度,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秋季开学各项准备工作;要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方案,加强统筹调度,强化协同配合,进一步织密防控网络;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落实落细具体措施,及时查漏项、补短板,确保取得工作实效。 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文/图:安兴杰/韩玉坤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本网讯 8月10日上午,副校长朱猷武在行政办公楼505会议室召开公用房屋调配工作调度会议,办公室、教务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人参加。朱猷武首先听取了各部门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并就有关具体困难研究解决办法。他就做好下一步工作落实提出明确意见,要求坚决贯彻学校党委关于公用房调整的决定,认真落实李东书记、冯滨鲁校长的有关指示要求,协调推进各项工作,暑假期间整体工作务必落实到位,确保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迎接新学年开学。会后,朱猷武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别到有关办公场所、教学楼、服务区等地进行了现场查看,咨询有关情况,提出指导建议。 (文图:李德吉 韩玉坤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张德辉,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党总支组织员、辅导员,中共党员,2008年10月从部队转业到我校工作。他工作上踏实认真,为人诚恳忠厚;生活中孝老爱亲,真情奉献。在3月份我市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该同志主动请缨担任社区志愿者,受到街道、社区领导和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社区抗疫挺身而出在金马怡园疫情防控一线,忙碌的身影中活跃着这样一位“特殊”的志愿者,洁白的防护服上,红色的党旗贴纸引人注目。他背着沉甸甸的喷雾器、消毒机等消杀器械,全副武装地进行着消杀工作。消毒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消毒水的味道刺鼻难受,他却毫不介意,一步步奔走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3月18日,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健康,新城街道第一时间组建了居住在防控区的志愿者消杀队。张德辉老师毫不犹豫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成为金马社区抗疫志愿者中的一份子,并担任消杀队一组组长一职。每每几个小时的消杀工作完成后,张老师都会大汗淋漓,消毒水呛出的泪水夹杂着汗水顺着脸颊流下,但作为消杀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张老师从不喊苦叫累,虽体力不及其他年轻志愿者,消杀工作却总是冲在前头。问及为何选择当社区志愿者时,张老师说:“我是退役军人,又是党员,应当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学校里我是学生的辅导员,但因为社区疫情缘故不能为学生服务,深感遗憾,希望能在社区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言语质朴,却铿锵有力。爱岗敬业 艰苦奋斗工作中的张德辉积极乐观,有时还比较幽默风趣,他时刻坚持以一名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部队上好的工作方法与高校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以服务好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不断用十九大精神来充实和完善自我,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把自己锻炼成适应新时代要求和发展的人民教师。他认真履职尽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勤奋上进,克服家庭重重困难,服从组织安排,认真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遇事积极向领导请示汇报,团结同志,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辅导员岗位上,无论工作多繁忙,他都严格坚持上下班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检查督促学生做好安全卫生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学生管理基础工作,按时、按要求搞好学生的综合测评及思想状况、家庭状况摸底工作;积极抓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召开班会,将上级传达的有关指示精神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每名同学,以安全稳定为首要工作目标。抓好学生干部的管理教育,建立强有力的班级领导团队,并引导督促他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积极抓好毕业生就业督导、学生考研、考公、考编等信息的登统工作,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全面准确掌握各班学生学费缴纳、奖助学金发放、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情况,认真做好帮扶工作。他平时还注意着重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牢固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促进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和发展。在专职组织员岗位上,他更是尽心尽责。他负责接转党员组织关系,配合其他同志做好党内年终统计工作,做好党费的收缴管理和上报工作。协助学生党支部书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培训、考试和成绩上报工作。配合、指导党支部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督促各党支部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落实好支部生活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认真做好“灯塔-党建在线”管理使用工作,配合组织部搞好历史党员遗留问题相关工作。协助党总支书记搞好“主题党日”工作,特别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作为联络员,认真及时转达学校的有关通知精神及院系领导和院系材料的上报工作。作为“双报到”工作的联络员,他经常联系服务社区的负责同志,定期开展“双报到”活动,并及时将此项活动的相关报道送达组织部和院报。孝老爱亲 爱心永恒张德辉常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更是不能攀比的”。2008年10月,部队转业后他没有向其他军转干部一样选择公检法,而是为了照顾妻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潍坊学院。他1999年9月结婚,2001年5月女儿出生,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2年5月24日,对于张德辉来说是个黑暗的日子,他的妻子因身体不适鼻咽部查出患有右侧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当时女儿刚刚周岁。妻子在治疗过程中,张德辉怕影响她的情绪,不敢当着妻子的面流泪,然而当他看到妻子在治疗过程中日渐消瘦,因放疗反应经常吃不下饭、甚至不吃饭,心疼得他经常背后偷偷地以泪洗面。当时为了给妻子治病,他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生活的艰辛只有他自己体会着、承受着……然而祸不单行,他的母亲2016年7月1日被查出患有尿毒症,至今仍每周透析治疗3次,他的父亲又在2020年冬天至2021年1月份因突发心脏病前后两次手术做了四个支架,花了不少钱,这些对于张德辉来说压力更大了,但是张德辉经常说,生活困难点无所谓,关键是心态要好,生活的幸福指数要高。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至今他们一家仍挤在70多平的房子里。张德辉的父母都在德州农村,他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嘘寒问暖,到了冬天农村家里很冷,没有暖气,他就自己挤钱给老人安装上了土暖气,这些年来还给老人买上了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让老人尽量晚年生活得幸福些,他还把平时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寄给父母做零花钱、交房租(他母亲因尿毒症透析需要,在老家的人民医院附近租了房子)。2012年秋天,他妻子又被查出甲低(甲状腺功能低下),这病需要终生服药。2014年他妻子因放疗并发症耳聋了,目前还天天佩戴着助听器。面对因疾病折磨得脾气古怪的妻子,他怀着心疼与爱怜任劳任怨,精心陪护;他为了工作和照顾妻子两不误,一年四季早上都是五点多就起床做早饭、打扫卫生、收拾完再早早来上班,生活的艰辛在张德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张德辉生活非常节俭,穿着也是非常朴素,他还经常在班会上教导他的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买东西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教育学生父母的钱都是血汗钱,一定要注意勤俭节约。他还经常说,一个家庭,不管富有还是贫困,都要以和为贵,和气乃兴家之本,只有和和睦睦,才能家和万事兴。张德辉自2008年部队转业到潍坊学院工作以来,曾获得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宿舍管理先进个人、工会积极分子、卫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7年底还被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评为工作先进个人。(文:朱志远 王慧婷 编辑:张丹琳 编审:张丹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我校团委在团中央、团省委的统一领导部署下,精心组织安排,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共组织1495支实践团队14000余名青年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各二级学院深入实施“三下乡”、“青鸟计划”实习实践专题,扎实开展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引导青年学生走进社会基层,积极参与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强化责任担当,注重行动实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展自护教育 呵护祖国花朵体育学院爱心服务队作为2022年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立足自身优势项目,以线上线下形式开展工作,明确“假期集中服务,用好已有阵地,鼓励长期结对,支持示范项目,助力脱贫攻坚,扶智扶志结合”的工作思路,重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日,志愿者们在坊子区高家村幼儿园等地开展活动,队员们化身“安全小卫士”,通过讲解案例、情景模拟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孩子们普及安全用电、防溺水、校园霸凌的相关知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6月28日—7月2日,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晨曦志愿服务队来到结对社区,在当地儿童服务站开展“不要烫伤我的童年”“水课堂”小知识安全科普、化学趣味小课堂、“七彩希望课堂”等一系列青少年自护教育公益课程,助力乡村儿童自我保护和健康成长。感悟发展成就 强化责任意识生物与海洋学院组建的“向日葵”海洋渔业发展调研团作为省级重点团队,致力于了解中国当前渔业状况及缺点,并进一步探索山东渤海地区的海洋渔业资源现状及发展潜力。志愿者们通过点面结合的调查方式,规定了三处标准试点单位,开展“以点代面”的调查,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详细记录反应渔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同时,还通过走访部分渔民,进行渔业产业调整统计,呼吁渔民响应政府号召,进一步落实好、贯彻好、执行好新时代海洋渔业转型发展政策,为山东渔业发展提供了可实施性的意见和建议。民族团结实践 携手共建家园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了解民族团结现状,当好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心连心”联络员团队赴潍坊市临朐县五井村开展实践活动。志愿者们深入少数民族家庭进行聊天访谈,走访调查民族间和谐相处情况,考察当地民族产业与相关政策,拉近了各族人民的关系,获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7月3日,北海国际学院暖阳志愿者服务队作为国家级重点团队,来到潍坊一中与该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座谈和交流活动。通过座谈,大学生们了解了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近几年的发展成就,随后,服务队的师生们向15名少数民族学生赠送了图书、书包等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志存高远,不负青春。志愿者们躬身入局、知行合一,锤炼出攻坚克难的能力和心系社会的决心,为下一步的学习和成长擘画出青春蓝图,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交上合格的答卷。投身疫情防控 诠释初心使命6月28日,学校体育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到结对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助力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活动现场,体育学院的党员志愿者们做好自身防护,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化身为疫情防控的“引导员”,反复在队伍之间行走,提醒社区居民保持一米安全间距。同时,协助现场医护人员进行信息登记、扫码编组以及采样检测等工作,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志愿服务中。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文:肖凯文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本网讯 近日,第24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线上)落下帷幕,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等诸多名校在内的全国四百多所高校的2000余支队伍同台角逐,近万名师生参加了大赛。由我校机械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张英琪、戴熙豪、王靖博等任组长的多支参赛队伍,在吴小进、李伦等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5个竞技赛道的比赛,共斩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本次比赛获奖是在学校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师生们暑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也是我校“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智能控制创新团队”本年度继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均为排行榜赛事)获全国奖项后的又一突破。通过本次比赛锻炼,促进了我校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兴趣,达到了以研促教、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目的,有力推动了我校自动化等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最早主办的竞赛之一,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列入《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国家级A 类竞赛,现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专业水平最高的学科专业赛事之一。(文:王文成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