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中捧着《老党员的心音足迹》一书,着实感到沉甸甸的。这重量不是用秤称出来的,而是它的“政治重量”怎么估计都不算高。因为书中录制了老党员们鲜活的心音,也记载了他们在半个多世纪中,为党工作、奋斗的足迹。潍坊学院离退休教职工第二党支部,现有党内外教职工109名,其中共产党员73名,有10名老党员荣获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最近几年中,这个支部的共产党员,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号召,听党话,跟党走,学党史,讲党课,写体会,谈心得,提问题,找答案。即使是在抗击冠状肺炎疫情的严酷斗争中,他们也从未间断过对党史知识的学习,此书就是他们学习和收获的实证。征程万里弥坚鸿志领航百年永葆初心要知道共产党人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共产党是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问题。党支部书记孙衍启同志带领支部一班人和全体党员,从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开始,进而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了弄清《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过程,他们从17世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19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以及当时各种思想流派的产生、发展、斗争,一直追溯到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发表《共产党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共产党宣言》发表73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在毛主席和几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经过百年艰苦卓绝地斗争,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而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继续笃行致远,砥砺奋进,向着更遥远、更宏伟的目标前进,坚信“英特纳雄耐尔”的社会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实现。以上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党员李铁云同志说得好:“只有不忘历史,学习历史,才能不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历程,才能明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才能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肩负使命创大业不忘初心绘中华改革大潮,滚滚向前;东风浩荡,催人奋进。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引用了《荀子·修身篇》中的四句话:“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意思是说,脚下的道路很漫长且有险阻,只有迎着困难坚持走下去,才能到达目的地;人在前进的道路上只有不停步,才能攀登上希望的高峰。这就是在告诫我们,回忆和学习历史不是开倒车,妄想回到过去,而是为了展望未来,谱写更辉煌的篇章。但未来的道路更漫长,任务也更艰巨。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达到的。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这段苦口婆心的话,时刻都在提醒每个共产党员,永远不要忘记初心,不要忘记肩上的使命。因为从入党的那天起,党员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过去虽然也都曾为党的亊业出过力,流过汗,但这都不是躺在功劳簿上的理由,不断为党的事业增砖添瓦,才是永远不变的本分。老党员李桂香同志的学习心得是:“通过学习党史,又一次受到了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教育,铭记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对共产党员来说,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传统就是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基因就是变了质。”拨云见日开新境斩棘披荆步锦程古人云:以史为鉴知兴替,以人为鉴明得失,以镜为鉴正衣冠。我们学习党史(历史),不是记住几个年号,能讲几个历史事件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从这些历史亊件中总结出经验教训,知道对的对在什么地方,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我们从历史教科书中,读到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更替,知道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衰和沉浮。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好,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也罢,从未听到这些帝王将相们,喊出“人民万岁”的口号,也没听说哪个朝代制定出“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唯独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做到了。我党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自已的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对工作的满意不满意,当成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现在,这个拥有9500万党员的大党,经过百年的战争和建设的洗礼,更加朝气蓬勃,雄姿英发,不断清除自身肌体上的毒瘤,打虎拍蝇,站在下一个百年的起跑线上,向着更加光辉灿烂的目标前进!那么,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应该做些什么呢?老党员单连志同志说得好:“我们每位党员都要经常重温入党誓词,想一想向党承诺过什么,时常反思和检查自己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是否能做到高风亮节;在急危难险重要任务面前,是否能够挺身而出;在生死危难关头,是否能站出来豁出去。”正因为有这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不怕艰难险阻,敢于冲锋陷阵,又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进行党性修养和锤炼,才能勇往直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把民之忧乐挂在心上,并始终贯穿在执政理念当中,这是民之大幸、国之大幸、党之大幸。让我们忘记年龄,振奋精神,努力工作,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营养,争取做出更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以上是我为《老党员的心音足迹》一书付梓的贺语,亦为代序。( 作者:张克云)
发布时间:2022-03-04过了年,天地春和景明,等到正月十五,迎春花儿陆续绽放,初开的黄花像星星一样俏立在枝蔓上,渐渐地这些花簇连成一片片,把春天染的金灿灿的,偶尔空中飘过零散的雪花,又恰似一对眷恋着的情侣,在雪融中依依不舍的吻离逝去。春光无限好,谁来把春报?惟此君来———迎春花开。熬过一冬的枯燥,万物开始复苏,在我的印象里,开春的颜色是满眼的黄。记得小时候,父亲在院墙外栽植了一棵迎春,不到两年的时间,虬枝高过了南屋的房沿,爬的不枝不蔓的,长势茂盛,父亲用竹竿捆绑着架起,时不时进行修剪。每逢正月里,有许多人会驻足我家门前,有的是来观摩家父书写春联的;有的是来观赏迎春花开的;还有的是兼而有之既观书又看花的。每每这时,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父亲曾寄情抒怀,泼墨写意,一幅花开迎春图展现在眼前。一柱瘦石立于迎春花丛中,腊黄的迎春花点缀在浓淡相宜的墨线中,几只麻雀安然地依偎在石头上,其乐融融。这不正是春回大地的那种温暖感觉吗!原本生硬的石头仿佛擎起了整个春天。是啊,父亲就是一块耸立的“鲁石”化身,用他笔下的墨石把暖暖的春天烘托出来,巧借迎春花开,外化于形,咏颂太平盛世。或许,这就是我喜欢的原因吧。后来,父亲不幸辞世了,我继续守护着这份念想。直到有一年,老屋要拆迁了,只得把这棵形如枯藤的迎春,连同父亲手植的桂花树,捐献到青云山筠石园隅内,这也算是给他老人家建设开发青云山还了个愿望吧!我的老家虽然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但内心深处总感觉有些空落落的,找不回迎春花开那份昔日的醇香,那份独有的美好期盼。忽有一日,不经意间发现岳父给的一盆花里插有一株迎春。我窃喜,何不把它移植到地上放开生长呢?想到这里,我立刻把盆里的幼枝挖了出来,连忙来到楼下的小屋(储藏室)前,沿着墙根掀起一块大约三十公分见方的铺砖,然后掘土栽培施肥浇水,一气呵成。说也怪了,这棵迎春似乎着了魔法,疯长起来,长得又粗又壮,夏时植上的,不到半年已有半个人高了。经过一个严冬的洗礼,来年春天竟然花开了,虽说容光乍现,却也开的落落大方,稀疏的花朵透着孤傲的神采,这种久违的感觉好像又回到了从前。随后几年里,迎春越长越大,足有三四米高,几根老枝盘成麻花状,相互缠绕着攀长,并倔强地向外生发出新枝。待到春风送暖时,花开如黄金带甲,映黄了房前走道的半个天。此时是迎春一年一度的高光时刻,吸引行人纷纷前来观看,人们在谈笑中不时啧啧称赞,有的还用手机拍了靓照,俨然成了赏心悦目的时令景致。迎春花开真君子,历来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既有令狐楚的“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的溢美之词,又有白居易赠杨郎中的“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的千古感慨。无怪乎“雪中四友”之美誉。时下,壬寅春来,迎春花儿应时而开,北京冬奥会完美收官。中国运动健儿奋勇博击,争金夺银,如朵朵盛开的迎春花耀眼华夏大地,谱写了一曲曲青春可期的时代最强音。(作者:张志成)
发布时间:2022-03-04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喜欢那种具有年代感的东西,比如老屋,它们承载着几代甚至上千代人的历史与情感,是每位红尘过客寄放自己“存在”的地方。民居建筑亦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是更具感情和温度的人类活动载体。中国古代民居也有城市与农村、豪华与简陋之分,现今保存的不乏精美、豪华的古建筑,而我独爱乡村民居。特别是那些遭到损毁,正在被遗弃,且并没有因为建筑价值而得到重视的乡村老屋。年少不懂“枯树、老屋、昏鸦”之美,懂了已是人到中年。行走于大江南此,站在颓败的民居面前,会让人生出若干遐思:谁曾在这里居住?谁曾在这里驻足?里面盛放过哪些快乐和痛苦?……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这样的遐思,无异于是对人生的重新思考。在镇江,有一种砖铭,是雕刻在砖石上的简单文字,材质相对较软,类似于砖雕,一般用于对故去家人的纪念和祈祷,故被称为刻在砖上的纪年。如今看到这些铭砖,好似满面灰尘的老者,阅尽人间悲欢之后,如倦鸟归林,静默以待,任凭世人评说。尤喜欢大山深处的黔东南民居,特别适合入画。这里地形复杂,建筑格式多样,有单层格栅建筑、干栏式建筑和吊脚楼。虽是民族混杂居住,但从建筑格式,也很容易把他们区分开来。汉族民居多为柱枋结构,墙体用砖石、夯土,上面横有枋梁与柱榫接,山墙侧有竖柱支撑。它们历经风雨侵袭,就像时光一样泛白,精致的格棂、回字及条形格栅,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轮回。干栏式建筑则是少数民族民居的特征,因贵州地区潮湿多雨,所以民居多采用干栏式建筑,就是将民居用木柱架空远离地面,只见柱子,不见墙体,既保证房屋通风干燥,又防毒蛇、猛兽对生命安全所构成的隐患。无论外界如何变迁,伤痕累累的旧时民居,依然用不变的姿态,笑迎八方来客,兀自坚挺或者风化。这里的吊脚楼与干栏式建筑相似,首层多为仓储、杂物、饲养之用,不同之处在于下面柱子处设置了木制墙板,既增加了房间的整体性,又使安全性大大提高。这种特殊地存在方式,与我们的人生何其相似———适者生存,都是在当下的条件中,努力做到最好,在安静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正在快速消失与塌陷的记忆,当属古蔚县。这里的古城堡、古戏楼、古寺庙多为明清建筑,黄土的古城墙,为夯土建筑技法使用最多的场所,城门为拱形门洞,特别是砖砌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人对幸福及健康的追求,总是可以通过建筑来表达和记述,正是人们对房子倾注了情感和寄托,才使得这些老屋虽破败,仍不失其善意温柔的指引和寓意。离我最近的,是古九州之青州,这里存在着较为久远的石砌建筑。山区民居多以三面建筑合围的三合院式为主,大多依山而建,布局自由。石房在建筑艺术方面并无特别之处,因石材自身较重,施工难度大,对施工质量要求更高,作为一种建筑遗产,因不多见,故十分珍贵。青州的石屋就像北方的汉子,硬朗、齐整,你会发现,每一块石头都恰如其分地与周围的石头吻合在一起,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或成为风景,或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这里少有一无是处的石头,如同世上少有无用之人,只要摆对位置,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青瓦,灰墙,老屋……带着历史的仆仆风尘,即使已经破败,尤不失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作者:铃 兰)
发布时间:2022-03-04即将,迎来新的一年。阳光,大地,空气和心情,都是新的。在新时光里,过着老日子。 在老去的路上,揣着一颗清新的心。 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老, 比如爱,比如希望……11月的最后一天,在一个音乐视频里,刚巧读到这一首短诗,胸中立刻溢满了感动。随着这份感动而来的,还有通过网络邮箱收到《繁梅清韵》文集的电子版文稿。这份文稿,犹如冬日的梅花,盛放在我的面前。想来在花开四季里,惟有这冬日称之为“梅”的花,最能给人带来爱和希望。我的老家有条“天路”,绵延百余里,是新修的旅游路,红黄蓝三色居于路中间的标识,把个西山里的几十座大大小小的山连成了一片。读这部文稿的感觉,亦如畅游在这条山路上,满眼尽是曼妙风光。纵观整部书稿,非是能让人一目十行的文字,而是边读边思索才能为继的文字。给人的不是清洌甘甜于一时,而是口嚼噙香于许久。通篇传达出的,是爱与希望,是清韵馨香,是人类向善、向美的终极所往。她叫庆梅的朋友有一套铁丸石作品,作品所承载的人物,不仅惟妙惟肖,且都配有文字:“即使在萧条的枝头上,也能听到花开的声音。”这段文字,不仅打动了这部文稿主人,也深深打动了我。我注意到,在她的朋友中,许是因为自己名字中带有梅字的缘故,多见带有梅字的,连其中的一篇小说里,也是塑造了一个叫甄梅的女乡长。从她对这些“梅”人的描述和评价当中,也能看到她自己的影子。譬如前段时间在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铸匠》作者董兴梅女士,就率先出现在她的文字里。书桌上的石英钟滴答滴答响着,而书稿中的文字也在按着它的节奏滴落,滴落成变量宽阔和存量厚重。累成片段的这些记忆,在时间深处像是永恒,跟随主人笔端来到这部文集里,其中的人间烟火气,是那样的熟悉又迷恋,真真是让人沉醉又深陷,几乎忘记身是客,而以为是此中人了。其中深刻的思想、阅识和把握文字的能力,伴随着我的阅读,一如秋冬的树叶,一片一片飘落我的眼前。文字中的那些美好似在通通向我奔来,仿佛在嘱咐我要热爱这个世界。孙犁先生说过,彩云流散了,留在记忆里仍是彩云;莺歌远去了,留在耳边还是莺歌。为此我从这部文稿的眼瞳深处,看到的是一些别处所没有的东西。于是我就想说,凡是伶俐都不值钱,人最后都是靠痴心活着的。文稿的作者,就是一个具有痴心的人。岂止痴心,更是听从自己内心召唤,默默用一双爱的慧眼,洞察万事万物,捕捉敏感心灵,然后用文字吟唱出生命的多姿多彩。作者虽已逾知天命之年,却还保有天真烂漫的童真而多“情”善感。她说她的的多情,是多情于花草树木、四季风光,多情于亲人朋友,多情于真善美。她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生命的思考,对于这一切一切的热情讴歌,承载的情感如风帆涨满。 她不停地书写——写浞河春色,写居住的家属院,写房前打造的牡丹园,写室内的盆养,写朋友的园子和闲情逸致,写秋天晚上的蟋蟀和姐姐的针线活儿,写妙趣横生的少时游戏和老父亲,写女儿的留学和异域风情。那滚烫的热炕头,成就了她的人生她的梦,也成就着无数像她一样的农村孩子。通篇当中,不时出现的诗句,不时引用的名言,可从中见其博学多才。博学当然来自于阅读。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大致界定了他的精神品位。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过的,在阅读当中,去寻找那条生命通向伟大的缆绳。毋庸讳言,当下写书出书的人并不鲜见,可以“梅”字为书的仅见她一个,从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我看来,她文稿中的所有文字,都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心写就。非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她的笔端是宽阔的:写人物,写动物,写植物。小时候,青春时,工作后。与自己,与亲人,与同事,与朋友。亲情,友情,爱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国内国外,工作生活。无论写什么,都充满了情感,充满了向上的力量。如涓涓细流润人心田,活脱脱一幅世态全景画,一帧清明上河图。她特别喜欢梅花,喜欢它的暗香浮动,喜欢它的清风疏影,喜欢它的高标逸韵。由此她的前两本散文集名为《繁梅幽香》《繁梅疏影》,这本就继续借用梅花的意象,叫做《繁梅清韵》了。陶公渊明认为,人有三条生命,肉体的,社会的,思想的,亦即现代人所说的本我、自我、超我,所为形影神是之。可以说,这三条生命,太多人是隔离的,而在繁梅这里则是统一的。塞利格曼说,幸福包含五个元素:积极情绪、投入、意义、成就和人际关系。由此可见繁梅是一个幸福的人。她不断践行着台湾作家龙应台“文学让你不只看见白杨树,还能看见水里白杨树倒影”的经典诠释,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一而再再而三写着那如山间清爽的风、如世间温暖的光的文字。初冬的午后,秋色依然弥漫在空气里。先是些微,继而膨胀,仿佛“嘭”的一声,满眼就只剩下金黄了。而这世上每一本书也都是有颜色的,为此这部全套三辑一百余篇四十余万字、由鲁迅文学奖得主许晨先生作序、被列为潍坊市重点文学扶持项目的书,其内涵和外延当然亦是金黄色的。她就如无数朵正在绽开的梅花一般,散发着独有的馨香,在众首期盼中,清韵优雅地向读者走来。( 作者:牛钟顺)
发布时间:2022-03-04“爸,这个周末我们不回去了。天气不好。”我一边啃着面包打电话,一边盯着手中的书。“嗯,别回了,冻着孩子。”他回复得很干脆,痛快的语气让我生出些许不适。我一时不知如何接话,只能静默。为了打破僵局,他生硬地打着哈哈:“你那俩娃,每次来都折腾得鸡飞狗跳,我这把老骨头吃不消。”我知道他是在故作风趣,但我却笑不出来。找个理由匆匆挂断电话。好久没回娘家了,本说定这个周末回,但我新得一本梦寐以求的书,工作日没时间看,想趁着周末读完,便以降温为借口打了这个电话,本来还满怀歉疚,但却没想到,他仿似并不在乎。周末,寒风凄旋,阴云团绕。我窝在书房里,贪婪地读书。突然,电话响起。挂掉后,万分沮丧,我不得不去参加一个突如其来的会议。周末读书计划被打乱,我悻悻地叹了一口气。搭车赶到会议地点。一上午的时间转瞬而过。会议结束,我忽然意识到,这里离娘家不远,回家看看吧。快到楼底时,我拨通电话:“爸,我快到家了。”“我们正在吃饭,快上来。”他的声音中有抑制不住的喜气。刚走出电梯,我便看见楼道内家门口早已大开,仿佛是期待了很久的臂膀在迎接久未归家的游子。“参加了个会议,才结束。”我心中暖暖的,随手把包放在柜子上。二老灿灿地笑:“也不早说,我们可以多准备几个菜。来,快坐下。”边吃边闲聊。“你来开会,怎么不带着孩子?我可以哄着他们。”父亲问道。“你不是说他们闹腾吗?”“别听你爸乱说,他在家整天念叨他们呢。”母亲白了他一眼。“还念叨啥?”我笑吟吟地追问。“说你整天忙工作,周末也不能好好休息……”我眼前突地出现了桌上的那本书,脸腾地烧了起来。“你看看你,你和孩子说这些干嘛!”父亲不满地打断了她。饭毕,母亲趁他不备,和我悄悄咬耳朵:“听说你们这周不回来,你爸不知多失望呢,怕你有心理负担,故意装得不在乎。刚才一听说你快到家门口了,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想到先前的“不适”,我更加羞赧了。本想坐坐就走,但在二老的极力催促下,我去补了个午觉。一觉醒来,他们正歪在沙发上看电视。我伸颈看看表:“不早了,我要走了。”“这么快啊?”父亲站起身子,拿起一个硕大的塑料袋,“里面有你爱吃的西红柿,菠菜很新鲜,自己种的,没农药,还有……”我苦笑不得地摆摆手:“不要,不要,超市里什么买不到啊,你们留着自己吃。”“不行,全拿着。”他使劲往我手里塞。电光石火间,无数幅熟悉的画面,泛着岁月的淡黄,携着生命的芬芳,一一在我眼前滑过———求学时,每次离家,背包里总是被塞得满满当当,“够了,够了,拉链都拉不上了。”我没好气。“这是最后一包饼干了。”母亲边塞边苦口婆心地劝。工作后,每次离家,“青菜我都洗好了,用保鲜膜包了五包,正好吃五天。自己做着吃比买熟食健康卫生。”“知道了。”我颇不耐烦。结婚后,我要回家,“才包的饺子,我用水饺盒装好了,是俩孩子最爱吃的羊肉馅。”我几番推辞,也拗不过老人的坚持。……过往的一帧帧,一幕幕,在这个渐趋柔和的午后温暖地盛开成一片。我接过沉甸甸的袋子,仿佛回到了少不更事的孩提时代,笑嘻嘻地说道:“下周,我带两个娃回来‘大闹天宫’。”二老呵呵地笑,满脸的褶皱都变成了幸福的纹路,深深浅浅地勾勒出爱的形状。(作者:杨明明)
发布时间:2022-03-04“冬者,终也。立冬之时向,万物终成,故名立冬”。我喜欢冬天,冬天是慢的厚的不张扬的。冬天是多么美,群花散尽了,叶子稀疏了,枝干伶仃萧瑟了,一串串的海棠果害羞的弯在枝头上,还有零散落在地上的果子,是绝美!简到极致的东西才是最美。细腻,精致,素朴,干净,唯美,不粗粝,它的温润,带着凉意。在最好的晨光里,我站在校园的路口,远处的晨雾还未散尽,远近诸山皆作浅黛,忽隐忽现,渐渐,雾散尽,群山皆如新沐。冬日早晨的光线真美,有恰如其分的懒散和迷离,也有说不出的冷静和凛冽,但又恰到好处,令人多想三两分。此时,我看见孩子们从远光中走来,一身晴朗。路两侧的白蜡笔致疏朗,阳光洒在教学楼红色的墙面上,色彩明丽,把孩子们的脸映得更红了,红晕晕的颜色那么妥帖,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学生们向我问好,我的心里实在是美极了。“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爱呢,这冬天。“老师,戴上口罩,小心感冒了……”孩子们看我穿着粉色毛裙、黑色外套站在路中间,匆匆从我身边走过,眼神干净饱满透明,还不忘暖心的叮嘱。我的心被这句话轻轻一拧,在冬日时节滴出雪水来。我知道,任何时候,简单干净都是最美的最饱满的,它暗含的力量是化骨绵掌,是晨风中轻轻吹起的衣角,裙袂飘飘,却已然倾城。我爱这闪闪发光的日子和热烈滚烫的生活。记得那天是周六,我的牙隐隐作疼,一颗大牙已经开始脱落,每当吃饭,怕冷怕热,特别不舒服,已经持续了两周。爱人知我害怕,便陪我一起去看牙。几年前,我就在这个牙科诊所补过牙,今天依然很多人。我坐在外边的凳子上,还是很担心,几年前拔牙的疼痛从口腔的每个缝隙里钻出来,一下下扎在我心里。“你去二号房间。”医生告知我。还好,是一位年轻的医生,我心里暗自庆幸。手里还拿着包,想要给爱人。“就放在这里吧”,那位年轻的医生说。我攥紧手纸,皱着眉头,双目闭合,也不说话,躺在那张椅子上。说实话,我真不敢看那些针针管管的东西。“别紧张,放松点,没关系的,张开口,我看看情况,觉着不好受,你就举左手”。“我有点咽炎,特别容易恶心。”“您是不是做老师?”“我教历史……”“您是我老师,您教过我,是我的班主任,我在6班。您一进来我就看着面熟,我是赵华,您的学生。”有一瞬间,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好像回到了十几年前,那是一名坐在第一排,个子瘦小,乖巧听话的小男孩,字写的漂亮,学习成绩也好。而眼前已是一位带着蓝色口罩,穿着白色大褂,一米七五以上的青年牙医。世上有植物繁荣次序生长,心里有光阴日月长。人生画卷,一一展开,那底色,会越来越简单,那这简单,才是人生真味道。忽然觉得做老师,特满足。我爱此时此刻,此时我恰恰好,这是我的好光阴,恰好的时光遇见恰好的人和事。我的僵硬的脸忽然有了动感,有了风吹向颜面的温暖,像火焰,又似春天,暖着缠着,充满笑意。有关青春、梦想、青涩、味道、气息……的回忆一股脑交织在眼前,空气中都带着春水荡漾似的,连风都柔软松散下来,那颗紧张不安的心,瞬间柔和了下来,慢慢和自己和解,放松了不少。接下来的一切,就像当初我关爱赵华一样,怕弄痛了我,赵华小心翼翼,轻轻地打麻药,我能感觉到他的细心和呵护。一边轻轻地为我处理,一边轻轻问我疼不疼。“老师,这个药,有点呛有点热,您忍一下,一会就好……”“老师,我先给您上点药,消消炎,您不要动。”如若春水淌过心尖,好温暖。越是冬天越要靠近温暖,和温暖的人事物在一起。这个冬天,谢谢你在。那个冬日,已是晚上9点,我和爱人去经常光顾的理发店理发,小店准备打烊了,难得清闲。我理完以后,店主人接着给爱人理发。男主人煮了枣茶暖心,一屋子的香,和我谈心。女儿在一处中学做老师,儿子在大连海事读大一。他很真诚地说,自己家中还有88岁的父亲和母亲。那个周末,女儿和自己去看母亲,女儿专门在学校门口买了2个烤地瓜,剥好皮拿给奶奶吃,奶奶吃完以后,女儿又剥了皮给爷爷吃。低眉顺首和爷爷奶奶说着话。然后,拿出女儿在期中质量检测的成绩给我看,全县本学科50多名教师,女儿所教班级的学生获得第七名,对于女儿的工作业绩和对老人的孝敬懂事特别满足。妈妈忙里偷闲,把自己的手机拿给我看。“我们的家,好温馨的群名”,我脱口而出。原来儿子在爱特杯大赛中获奖,妈妈特别高兴。爸爸也和我说,儿子已写了入党申请,争取大二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大三成为预备党员,大四就成为正式党员。此时,他的脸上始终浸透着温情,透着对生活的快乐,纤细的神经也变得安静起来。那满脸率真的孩子气、纯真的儿童心,感染了我。感谢时光来过,谢谢时光馈赠,只要我们用心用情,活得有光、有亮,照亮自己也能照亮别人,只要我们满怀热情的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硬生生捧出一颗心,柔软而立体地生活着,并且愿意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给别人,感恩生活、生命,那就值得。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光阴过得踏踏实实,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是诗意的想象,而是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和热烈生活的态度。人生如梦,我投入的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是最好的冬日。这个冬天,感谢有你 (作者:张素兰)
发布时间:2022-03-04朋友送我一条鱼,一条镶嵌在石头里的鱼。它在我案头游动了快一年了,始终没有走出那个精致的木框,它被玻璃固定成一件工艺品,远离了水和空气。这条在千万年前被凝固为石头的鱼,就这样与我默默地对视着。它永远保持着作为鱼的最后一瞬,那种安详的睡姿。它的眼睛是空洞的,目光留在了久远的水泽故里,它的尾翼依旧划动着水的线条,在睡眠中支撑着身体的平衡,它的身体没有了波光粼粼的皮肤和颜色,肉体化作了石头,但它坚守着鱼的外形,保持着游动的姿态,就这样,不知渡过了多少岁月轮回的河。也许,当时它张开的嘴里会有一棵青青的水草,也许,它熟睡的梦里会有伴侣的看护,也许,它是一条黎明即将分娩的母亲,也许,它是千锤百炼就要越过龙门的红鲤。在那个黎明之前,一切只能是也许了,它巧遇了一次地质的变化,就丧失了作为鱼的一切可能,就在千万年之后,很抽象的呈现在我的面前。不懂鱼的语言,更不知鱼的冷暖。它的眼泪是海水还是淡水,它嶙峋的刺是骨头还是文字,它本身是代表着生命的鱼还是凝固了时间的符号。什么样的咒语能帮它还魂,让它在深夜里为我讲述有关水火,有关泥土和石头,有关生命的故事。它沉睡了千万年,是谁把它从厚土中唤醒,是顽皮的孩子,是耕作的农人,还是寻幽探古的学者。它一路风尘从时光的另一端走来,经历了多少劳苦困顿,有多少次险些风化为尘,它从我们能够想象的时间走过,它从我们想象不到的空间走过,它沿着没有水的河床,用鱼的方式,蜿蜒曲折地走到我的面前,究竟要告诉我些什么。在鱼的眼里,我的感叹和遐想就像它当年在水中吐出的气泡吧,一串串产生,一串串破灭。它在千万年前的阳光底下会思考怎样的问题写怎样的文字呢,我们的一生在它的阅历中,仅仅是嘴巴一张一合的过程,仅仅是换一口新鲜空气或者是发出一声叹息的时间。先人们关于鱼的文字和典故已经泛黄,可鱼还在石头的夹缝里活着,像是岩石上倔强活着的草。用鱼的眼光看我,是不是可笑的,多余的,鱼活的长久是因为它活的简单,活的透明,它只要水和空气,只要一湾能够容身的清澈。在历经千万年的鱼的眼里,我们更像是一群未老先衰的化石,更像是在那场地质变化中痛苦中挣扎的兽。今夜,我和鱼也许有梦。我会梦见它在风中悄然游走了,去找寻它千万年前走散的亲人,去找寻那片它熟悉的水域。鱼的梦里会有什么,我不知道。( 作者:张劲松)
发布时间:2022-02-25潍坊是一个文化大市,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潍坊商贸自古称盛,清代被封为商埠。一批批儒家学子边饱授国学边下海经商,获得精神与物质的双赢。潍邑出现的儒商现象,则是近代史上的一大亮点。儒商,源于儒家思想,既有儒家的道德和学识,又有商家的头脑与富有,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一般认为,儒商注重个人修养,心中有较大的格局与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儒商是指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有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精神的商家或企业家。本文介绍潍邑民国年间儒商代表人物宋伯良先生。他是潍县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同时又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儒商。他在商海颇有建树,为家乡经济的发展贡献良多。在潍县近代史中,似乎没有人比宋伯良的履历更复杂,但或许,也没有人比他入世更深。年轻时杏坛讲学,后投身商海发展经济。晚年,他怀着回报社会的家国情怀,胸怀坦荡,笔耕不辍,著书立说,再一次证明了宋伯良作为一位儒家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他提供的史料,真实可靠,可供后人以史为鉴,不废江河,功莫大焉。宋伯良(1917-2000)名善才,字伯良。生于潍县东关北魏家巷一书香门第。父亲宋彝民(1893-1925)是潍县东关彝民学校校长,曾受到过省教育厅嘉奖的著名教育家。宋伯良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潍县县立中学师范班毕业后执鞭乡里,当过小学教员。担任过邹平县汽车站站长、济南汽车站调度员。“七七”事变后,回故里经商,涉足商界多个行业,包括棉纱、布疋、中药、食品、工业、餐饮、磨坊、油坊等诸业。担任过金华饭店经理、育泰铁工厂厂长、大新磨坊经理、阜信油坊经理等职务。期间,经历了中原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争磨难,宋伯良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显示出了高超的驾驭能力。时局跌宕起伏,但他做人的信念始终不渝,天性赋予对世间风情的偏嗜,广结善缘,与诸多名人雅士、遗老乡贤、富绅大贾、军政要员等有着广泛的联系。这对于他立足江湖,商海泛舟起到了重要的庇护作用。他将八个子女培养成人。宋先生的一生,对促进城市文化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新中国建立后,他的家庭成份被定为工商业资本家。无疑,宋伯良成为改造的对象。在历史更迭的关键时刻,显示出了宋先生清醒的头脑,他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人民一边,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以极大的热情帮助政府迅速恢复市场秩序。1951年夏,响应政府号召,带头组建了市工商联属下的利华土产股份有限公司,他任副经理,分管经营工作;1954年,分配到潍坊市五金公司任门市部经理,转为国家干部。1958年被错定为右派分子,1961年平反。1975年在潍坊市百货五店退休。宋伯良担任过潍城区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在任期间,与共产党同心同德,积极参政议政;并担任区政协文史组副组长之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倾心致力于文史资料的编纂工作。他寻访老友,搜集了众多鲜为人知的工商界史料,整理成文,分别发表于《潍城文史资料》《潍坊市文史资料》《山东省文史资料》。还有40余篇文章发表在《纵横》《春秋》《山东画报》《联合日报》以及本市报刊上。共计百余篇文章,20余万字。由于这些文章大部分来源于他的亲历、亲见、亲闻,符合全国政协对文史资料的“三亲”原则,可信度极高。这些文章成为我市研究民国年间以及解放初期的历史状况提供了宝贵的文字依据。1997年,宋伯良将其著作集结,由同窗好友、著名书法家高小岩题签,潍坊著名书法家杜在祯作序,出版了《潍坊名人轶事》。该书出版后,得到社会各界好评。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该书印刷质量欠佳,遂产生重新出版的想法。恰高小岩莅潍,对此举极为赞赏,欣然题写《潍州史话》书名。2000年2月3日,宋伯良因病离世,该书的出版搁浅。2015年夏宋伯良长子宋国光先生辞聘后,遵父遗愿,重新梳理父亲遗作,2015年11月《潍州史话》得以付梓,含文78篇,实现了伯良先生生前夙愿。宋伯良心中有大格局。当世界工业革命浪潮发展到山东后,他深知工业是一个民族崛起的脊梁。1945年宋伯良利用抗战胜利的和平机遇,毅然在北大街建起了育泰铁工厂,购车床、钻床等设备,雇用一名技工,三四个伙计,专门生产农业急需的水车等农机具。由于他熟悉我市工商概况,晚年将潍坊机械工业、纺织印染业、金融交易诸业等一一记录下来。编纂了《滕虎忱与华丰机器厂》《江北机器漂染基地》《潍县电业史略》《外国人在潍县开办的企业》《潍县商会》等文,这些史料弥足珍贵,有力地支撑与佐证了今天潍坊作为一个工业大市应具备的历史铺垫。另外,宋伯良特别钟情于教育事业,他执笔了宋书升、杜佐宸、郭恩敷、郭渔山、陈纪元、宋彝民、丁锡田、丁叔言八位潍县教育家的事迹,彰显了家乡学风丕振,文化发达的盛况。宋伯良发现潍县经济崛起但餐饮业滞后,1945年便雇厨邵永昌、张兴让、孙甲德,聘名厨裴鹤亭坐堂,在下河街中段一椭圆形楼房内新辟金华饭店。金华饭店专做南北大菜及潍县名吃,并设宴会厅,可举办大型宴会,生意兴隆,一度与泰丰楼、聚丰楼并驾齐驱。由于宋伯良深谙潍县餐饮,晚年撰写了多篇介绍潍县餐饮的专文,如《潍县的饭菜业》《潍县名吃朝天锅》《潍县名吃鸡鸭和乐》《潍县庆德楼》等,为我市传承餐饮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宋伯良先生的著作包括战争题材、商务题材、古城旧貌、市井民俗、名人轶事、民间典故等。还大篇幅地介绍了童年好友、人民艺术家王大化同志的事迹。史料具有较高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语言生动,文字简练,雅俗共赏。宋伯良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成为我市文史界学习的楷模。宋先生是一位谦谦君子,优秀的工商业者,儒商精神的践行着;他的一生,热爱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有口皆碑。2021年11月16日,值宋伯良先生诞辰104年之际,潍坊文化界人士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儒商翘楚宋伯良先生,讴歌他不凡的奉献精神。(作者:于家干)
发布时间:2022-02-25厨房的一角,放着一个小小的水瓮。当初搬家的时候,母亲特意嘱咐让带过来的,说要是哪天停水,可以提前接下一瓮,也就不必发愁没有水用。水瓮有我的腰那么粗,到我的膝盖那么高,陶是粗陶,釉是粗釉,说不上精致,倒是古朴,实用。只是带过来,也没有用过,就放在那里,瓮沿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里面装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么多年来,也没有挪动过。要不是收拾屋子,也不会想到要动它。妻说,搬到储藏室去吧,放在这里不用,还占地方。我说,留着吧,装点杂物也好。妻看看我,没有再说什么。也说不清为什么非要留着,许是瓮壁暗亮的光里,还有旧日的影子吧。水瓮似乎只是老家才会有的东西,城里的日子里,没有了它的用武之地,成了墙角一抹孤独的清影。老家的院子不大,出堂屋门几步,偏西一点,放着一个很大的水瓮,半人高,口大,肚子也大。四周砌了砖,齐着瓮沿,砌了矮的砖墙,既可以护着瓮,也是很好的平台,可以放水盆、菜板等家什儿。中间的空里,填满了麦草,冬天的时候,可以保暖,免得里面的水冻成冰。小时候,家家都有这样的水瓮。葫芦做的水瓢倒扣在瓮台上,放学回到家里,常常是摸起水瓢,舀上半瓢水,咕咚咕咚灌下去,打几个饱嗝,走起路来,肚子里咣当咣当地响。每天,家里人要做的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水瓮装满水。挑水用担杖,一头一个水桶,走起来颤颤悠悠的,吱嘎吱嘎地响。有经验的人挑着,可以随着担杖的颤悠,调整自己的步子,走得轻快自然。刚刚学挑水的,不会借劲,走得一步三晃,歪歪扭扭,等到了家,水也洒了一半。老人见了会摇头,“真是一桶水不满,半桶水咣当”。水井在村头,出了大门,从胡同里出来,就是大街,顺着大街走到头,几棵很粗的柳树下就是。井台是用青石板砌的,四四方方的井口,往下看,黑乎乎的有点吓人。井是老井,青石板边上被井绳磨出了一道道深沟,光溜溜的。夏天雨水多,井里的水也多,可以不用井绳,用担杖钩着水桶就能打上水来。到了冬天,地上的雪没过了脚,井台上也是白白的一片,只有井口处,还在冒着热气。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着。从井台,到瓮台,不知走了多少趟,也不知走了多少步。村里的人勤快,家里的鸡刚开始叫,就会紧赶着起来,挑了水桶往井边去,总要来回几趟,才能把那个大大的水瓮盛满,家里一天的用水也就够了。挑满了水瓮,不耽误做别的活,庄户人,睁开眼睛,就有干不完的活。据说,有人相亲,除了看人家的房子和家里的摆设外,还要悄悄地看人家的水瓮里是不是满着,水瓮里水满,说明家里人勤快,勤快的人家,过日子总不会差的。有人家给孩子起名叫满缸,也有这样的意思吧。水瓮关联着一家人的吃喝,是家里重要的物件儿。水瓮上平时盖着一个很大的用秫秸穿的盖帘,可以挡住灰土,还有树上掉下来的叶子。隔上些日子,家里人就会细细地涮洗一遍。除夕那天,家家都会把水瓮装得满满的,再在瓮上贴一个大大的“福”字,希望一家人幸福“满满”。过了年,正月初一煮饺子,母亲舀水前,父亲会先在瓮前放一挂鞭炮。父亲的神情很严肃,挂鞭炮,点上,每一个动作都很有仪式感。这样的习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没有人说得清,噼噼叭叭的响声,和着青烟一起升腾在院子的上空。飞起的鞭炮皮落到了水瓮里,漂成了一只小小的船。水瓮是离日子的起始点最近的物件,母亲每天围着锅台转,也围着水瓮转,瓮里的水,熬了我们喝的粥,也煮了猪啊狗啊的吃食。母亲转了一天又一天,转了一年又一年,直到离开老家,进了城,母亲还会经常说起那些过去的日子。瓮里的水清清的,静静的,如一面透明的镜子。天上的云映在里面,水里像盛开了一朵朵白色的花;树上的叶子映在里面,深深浅浅的,又像是一幅淡墨的画。有风吹过时,也会漾出几圈不规则的波纹,恰似轻轻皱起的眉头。一年到头,水瓮静静地站在那里,见惯了风,也见惯了雨,每天看着家里的人进来出去,听着狗啊鸡啊的叫声,很有些宠辱不惊的样子。守着水瓮,就是守着日月,守着日子里一份简单的幸福。前些日子回老家,和二哥坐着闲聊,许是年龄大了的缘故,总离不了过去的话题,经常是说着说着眼前的事,不经意间就转到了以前的光景。二嫂在厨房里忙,哗哗的自来水声,像是一首动听的歌。老家是个缺水的地方,过去全村有二眼井,村东一眼,村西北有一眼。天旱时,井里的水不够,村里人还要到邻村去,小推车上绑上铁皮桶,把水推回来,一来一去,要走半日。村里通了自来水已经好多年了,村里的水井早就没有人光顾了,井边长满了草,井台上经常有鸡懒懒地趴着。偶然看到了厨房角落里的大水瓮,问二哥怎么还留着。二哥说,反正不碍事儿,留着吧,有时候装点粮食,有时候装些杂七杂八的。还有一个,在院子里,种了睡莲。我去看时,两朵紫色的花,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几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有些恍惚的感觉。那些曾经的日子,似乎慢慢地淡开去,淡开去,模糊成了无法捉摸的一缕晨雾。水瓮不再是原来的样子,慢慢地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水瓮似乎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它会悄悄地落在了日子的影子里。挑水的日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但勤劳、认真的生活态度却一辈又一辈地传下来。无法回去的旧日时光,就让它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吧。许多东西,且存一点温暖的回忆,留待平静的日子里慢慢咀嚼。生活总在向前,就像水瓮里那朵盛开的睡莲,每天都是灿烂的模样。(作者:孙树楠)
发布时间:2022-02-25我们居住的星球,布满了山川河流。因为有了河流,才有了山川;因为有了山川,才有了河流。山川,是地球的记忆,也是人类的记忆:河流,是地球的记忆,更是人类的记忆。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所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就是人类对于山川河流的另一种记忆与存储方式。河流,从古流到今,它从高山绵延而来,它向海洋绵延而去。作为地球上最动人的线条,对于人类的社会发展,可谓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世界古代文明,还是当今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多与河流有着密切关系。距今四千多年以前,我们的黄河流域,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我们对于母亲河———黄河与长江的讴歌与赞美。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埃及的尼罗河,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还有印度的恒河与印度河等,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它们,与我们的黄河与长江,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河流,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因为河流不仅分布广,水量大,而且循环周期最短,又绝大多数暴露在地表,所以取用十分方便。河流,不仅是人类依赖的最主要的淡水资源,同时在航运、灌溉、水产养殖和文化旅游等各个方面,也都于人类有着重大作用。在潍坊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同样有着三条重要的河流。其中,潍河被称为潍坊的母亲河,另外两条———汶河和渠河,则作为潍河的重要支流而出现。潍河,古称潍水,发源于莒县箕屋山,从五莲北部进入潍坊市,流经诸城、高密、安丘、坊子、寒亭6市区,在昌邑市下营镇入渤海莱州湾。作为潍河主要支流的汶河,发源于临朐县沂山东麓百丈崖瀑布之桑泉。作为潍河重要支流的渠河,发源于沂山东侧的太平山,现为诸城市和安丘市的界河。潍河干流全长246公里,总流域面积6376平方公里,是中华民族古老东夷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记得老家为安丘市景芝镇的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先生,在《篱槿堂自序》中写道,章太炎先生曾经喟叹,他从苏州动身去北京,过了长江就感到荒凉,过了淮河就荒凉更甚,只有从济南向东望去,仿佛还有点文化人的踪影。于是就想,这章先生所说的文化人的踪影的所在之处,应该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应该就是我们书中所涉三条河流也即潍河流域诞生的地方。在这里,不仅出土了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也出土了距今5000年前刻画于陶器上的古文字。在潍河两岸,自古至今,出现了很多政治名人和文化大家,如传说中古代五帝之一的虞舜,孔子女婿、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的公冶长,显达西、东两汉的伏氏家族,经学家郑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还有管宁、晏婴、窦光鼐、刘墉、李相棻、赵明诚、王筠、刘大同、王统照、王愿坚、马萧萧等。由此可见,在潍河流域,以及流传于后世的文化和“文化人”,可谓灿若繁星。如前所述,河流,从古流到今,它从高山绵延而来,它向海洋绵延而去。而在从古流到今的河流上,在我们祖国大地河流的制度建设上,如今,又应运而生了“河长制”。为此可以说,“河长制”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更是一项永久性“在路上”的巨大工程。而作为全国该项工作先进典型的潍坊市,为了进一步加大“文化河长”、“智慧河长”的建设力度,全面启动实施了“智慧河长”与“文化河长”的建设,以深入挖掘水文化、河流文化、源头文化等因河湖而生、与河湖相伴的民俗和文化。从而推动开展爱河护河活动,扩大河长制文化的影响力和群众爱河护河的自觉性。由此可见,河流与人类文明的相互作用,造就了河流的文化生命。而河流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河流文化生命作为河流生命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其表现主要是在语言与文字,哲学、道德与宗教,文学与艺术,神话传说,民俗民风之中。河流文化生命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河流文化生命孕育人类文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积淀河流文化生命。对此,我们从远古先民关于河流的神话传说,先秦诸子对流水的哲学思考,艺术家对河流诗心慧眼的体察等方面,就不难发现我国古代文化对于河流价值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河流文化生命扩展了社会调控范围,促进和推动着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和文化变革。是谁说过,世界上所有的追问,归根到底都是文化的追问。所以说到河流文化,就不能不涉及到李存修先生。因为本书的孕育、创作和出版,都与李存修先生有着重要的关系。日前,笔者曾专门撰写了一篇题为《生命的行走与第五大发现》的文章,文中简要概括了李存修先生的“行走”历程。众所周知,李存修先生从大学毕业后就离开了家乡,先是去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天府之国。在任四川省政府外事办专职口语翻译期间,曾参与接待了美国总统卡特、物理学家杨振宁等国家政要和海内外名流。在任四川省旅游局副局长期间,最可称道的,是参与发现并规划建设了闻名天下的九寨沟风景区。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他又从四川调任广东省,先任香港招商局广东国旅总经理兼书记,然后从退休到现在,一直担任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会长。在笔者的眼里,存修先生是一直处于生命行走的状态。不只是因为本职工作,先从胶东半岛去了大西南,又从大西南孔雀东南飞。一个学习工作轨迹的大三角,几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国。单是他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自觉里,就也已经把行走作为了自己的庸常所为和毕生追求。岱崮地貌的发现,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壮举;而记载这一壮举的《岱崮地貌发现记》,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本书。笔者知道,存修先生一直在干着三件事:主要精力旅行,旅行之余著述,著述之余讲学。这三件事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都是关于“文化”方面的事,都是有着恒久价值而功德无量的。所以,这位李存修先生,这位作为其中之一的“当代十大徐霞客”和汶河的“文化河长”,毋庸讳言,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文化追问者。为此,从2019年春天开始,历时两年多的时间,由“中国当代十大徐霞客文化旅游俱乐部”一行几十人为骨干,在李存修先生带领下,对前述的潍坊市境内三条主要河流进行了全面考察调查与研究。从早春乍暖,到三九严寒,踏着沂山东麓圣水泉的冰雪,一次次迎着朝阳出发,一次次踏着月色回归。他们自带行囊,徒步前行,查阅了大量水文与历史资料,考察了“三河”沿岸流域,涉及沿岸河堤、村庄、丘陵、阡陌、桑田、果园、道路、桥梁、学校、博物馆、图书馆、人文、历史、物产、事件、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多个方面。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男女数百人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这支队伍,有教师、学生、公务员,有文史爱好者、退休人员、艺术家,有摄影师、企业家、旅行者,也有退役军人、农民,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仅15岁。他们不辞劳苦,沿途召开了几十次座谈会,走访了近百名知情人,潍坊和安丘两级电视台做了数次跟踪报道。全体参入者夜以继日开展工作,编写文章,拍摄照片,形成了12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并已编纂成书。全书共分上、中、下三部,分别是《文化潍河》《千秋汶河》与《行走渠河》。书中内容涵盖了“河流保护”“人文景观”“历史人物”“名门望族”“教育培训”“非物遗产”“历史事件”“物产名品”“诗词歌赋”“两岸美食”“地方戏曲”等十数个内容。这无疑是三河流域第一手全面系统的文字资料,其功不可没。河流,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们的意识里。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一条河流在奔涌。因为它的流畅、贯通与空灵;因为它的靓丽、智慧与伟大。这一条河流,会记住抑或记住了,所有从这条河流经过的生命。潍河,汶河,渠河,让我们记住它们吧:不只流淌在自然界,也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作者:牛钟顺)
发布时间:2022-02-25常山上最不缺的就是荆条。廉颇为表示自己认错改过的真诚,要“肉袒负荆”。荆条,以冷酷至高的刑具形式,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要谦卑地说“拙荆”“贱荆”。荆条,以匍匐的姿态,诠释着中国人的内敛含蓄。民间,常以荆条烧水煮蛋,以水洗头洗脚或全身,医治受惊吓或有莫名“惊气”的幼儿。荆条,以最慷慨的付出,扮演着医者仁心。成语“披荆斩棘”“负荆前行”,荆条,与棘刺一起,又以最冷峻最不阿的执着,考验着你我的耐心信心与胆识。……华夏大地上,从来不缺荆条这样能曲能伸亦尊亦卑的物种。常山,诸城境内最不起眼,最“稀松平常”而又恒有“常德”的山。荆条映常山,常山育荆条,还真是天地钟灵,世间绝配。盛夏,正是荆条繁花盛开时。一穗穗细碎的小花缀满了那些长长的柔韧的枝条。花虽然也小也细,可因为你挨着我我挤着你,成团成簇,相较于那些柔弱的细枝,它们过于繁重了些。你看它们不得不低头哈腰,一派低声下气小心讨饶的样子,饶是这样,稍有点风,它们仍被吓得不住打颤呢。那花也怪,含苞时是一个个洁白的小雪球,等到花苞张开嘴,便成了一只只紫色的小蝴蝶。一只只展翅欲飞的紫蝴蝶零星地飘落在雪粒间,那是荆条芳心轻吐风华正茂;一只只紫蝴蝶成串成簇整装待发,那是荆条华服盛装浓情待嫁。此时的荆条已不再是“条”,俨然是浅紫的花树,堪与藤萝一样称瀑布。因为颜色比紫藤萝浅得多,花朵也比藤萝细小得多,荆条瀑布比紫藤萝瀑布沉稳内敛得多,也更耐看得多。别看荆条花小花细,可香味一点也不细弱。不用凑近了闻,整个常山上,只要有荆条的地方,只要你稍稍留心,总能嗅到一股似药非药如花似草的香味。看那些紫蝴蝶上一只只飞起飞落的大黄蜂,你就能想象那花多香那蜜多甜。与刺棘相提的荆条也有这样的繁花盛世,也会满溢出生命的芬芳,正如野百合也有春天。夏正浓,花未央。看常山,恰当时。(作者:李玉莲)
发布时间:2021-12-02不知道别的城市是不是也这样?我所在的这个北方的小城,每年到十一月间,总会有那么一天,会下一场雨,刮一夜的风,第二天早上醒来,出门一看,满城的落叶,金黄的,火红的,一大片一大片地铺满了街道。所有的树,无数的叶子,似乎用这种仪式让人们与秋天告别。1200多年前,也是这个季节,诗人贾岛居住在长安城,他写道: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我不懂诗,五言七言都不会,但是也想写诗:秋风吹潍水,落叶满鸢城。秋风是一样的秋风,落叶是一样的落叶。吹啊吹啊,吹过了几千年。一代又一代的人,也与落叶一样,新老交替,落了,又萌芽,又落了,新的一代再长出来……就这样生生不息。凛冬将至,迎着冷冷的风走在街上,落叶发出“沙沙”的声音,那是树叶的喃喃细语吗?它们在说些什么?它们,也曾是春天阳光里嫩绿的小芽,也曾是夏天烈日下郁郁葱葱的浓荫,蝴蝶在它们的面前跳过舞,小鸟在它们的身边唱过歌。它们何曾怕过风雨!阳光雨露让它们成长,它们在风中喊过,在雨中笑过。日子一天天过去,而最终会这么有一场雨,来提醒它们,与树枝离别的日子到了。春花之绚丽,秋叶之静美。由绚丽到静美,不过是所有生命自然的历程。一年又一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秋叶,美得让人震撼。它没有春花夏花的娇柔,却有历经沧桑后的热烈。这种热烈,甚至冲淡了离别的伤感,让人进入一种更复杂更深沉更厚重的情绪体验。只有人到中年之后,才能体会秋叶的大美吧?那种感受,我在美女阿君的家里体验过。她是一个雍容典雅的女子,家里有长年卧病的婆婆,她平静而娴熟地处理完老人的大小便,洗干净手,来到书房,拿起画笔,画出一幅最美的画。她从画案上抬起头,是温柔甜美的微笑。那笑容里的美好,让我惊叹。那种感受,我曾在陈老师的病床前体验过。那年夏天,他刚做了一个很大的手术,一场大病,使他变得异常清瘦而疲倦。但是那天去看他,他躺在病床上,因为还无法写字,他拿着手机,在手机上写一首诗。把所有的病痛化成一首诗,那诗里的每一个字,都让我赞叹。那种感受,我在永梅姐的歌声里体验过。那年冬天,永梅姐的做了第二次手术,快过春节了,她的那个春节要在医院里面过。那天,照顾她的妹妹扶着她,在空荡荡的病房楼里的走廊上散步,一边艰难地走着,一边轻轻唱着一首歌,歌的名字叫《感恩的心》: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这一幕让人伤感,但我没有哭,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已经很少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内心,有漫山遍野的雨,淋湿了,也有漫山遍野的阳光,照亮着。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人到四五十岁,算是生命的秋天了吧?我的身边,有那些美丽到极致的秋叶,我的生命中,有那些美丽到极致的人。不会写诗,可是在落叶纷飞的那天,我在朋友圈里写了几句:总有那么一天有那么一场雨有那么一阵风让它们与树枝告别轻舞飞扬去赴一场千年不变的约会把所有的泪水凝成艳丽的衣裳把所有的骄傲化作轻盈的身姿一笑 倾城这不算诗,不够精致也不够美,因为他们的美无法形容。(作者:魏辉)
发布时间:2021-12-02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