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10日,学校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宣讲动员部署会议。党委副书记王守全作动员讲话,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赵加强传达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宣讲工作安排。王守全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开启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必将载入党的光辉史册。他强调,做好全会精神的宣讲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宣讲团成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认真扎实做好宣讲工作,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会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宣讲工作高质高效。要聚焦主题主线,严守宣讲纪律,审慎把握宣讲主题,深入研读全会决定、公报等政策文件,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与改革相关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努力掌握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要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探索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地把党中央精神讲透彻,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故事、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生动,使宣讲更加深入人心。要强化组织领导,宣讲团成员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提高宣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严明政治纪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对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管理,把牢正确方向。学校宣讲团全体成员参加会议。(文/图:李璐璐/张蒙蒙 编辑:张丹琳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9-10本网讯 9月9日,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军来校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督导检查食品安全工作。学校党委书记徐梅主持宣讲会,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副书记王守全,党委委员王成端、李英德、苗金春、赵卫红、任立春、武玉杰、赵加强出席活动。刘建军在宣讲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为我们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刻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总目标、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等内容,积极投身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生动实践中,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刘建军强调,潍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交通区位优越,农业领先全国,工业基础雄厚,教育全国有名。当前,全市上下正按照“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更好潍坊。希望同学们了解潍坊、热爱潍坊、建设潍坊,做有理想、有纪律、有担当、有能力、有灵魂的时代新人,用所思所学回馈社会,与潍坊双向奔赴、共同成长。希望潍坊学院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办学育人的各方面、全过程,培养造就更多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建设发展,助力潍坊学院加快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徐梅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学校当前工作提出要求,要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全会精神宣讲,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服务更好潍坊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要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全面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水平;要持续深化校城融合,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力量,面向潍坊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全面加强对接服务,在服务更好潍坊建设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展现新担当。宣讲会后,刘建军来到学校第一餐厅,详细检查联采联供平台、智慧云餐厅、食品留样柜及相关台账建立等情况。他强调,食品安全无小事,要落实好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要求,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切实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为广大师生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文/图:庄梦琦/巩建国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9-10今年暑假,对于学校后勤人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假期。这个假期,学校各类工程项目数量多、时间紧、工作量大、任务艰巨,教学楼办公楼用房粉刷、二号餐厅二楼改造、一号配电室升级改造、图书馆楼顶防水、图书馆报告厅改造等30个工程项目几乎同时开工,粉刷面积约计19万平方米,屋面防水约计1.9万平方米,门窗拆除和木门维修粉刷以千为单位计量。另外,全国节能示范单位复核等工作任务接踵而来。“所有工程项目8月20日前保质保量完成”,这就是军令状。后勤服务处全体员工充分抓住暑假黄金时间,努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用心用力做好全部工程项目,用无声的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早动员早部署。7月12日,后勤服务处党委召开动员会,强调要在实干中下真功夫,在实干中见真功夫,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不折不扣地落实学校关于工程项目推进的要求。同时,要求全处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履职尽责,敬业奉献,严守廉政底线,确保工程项目流程要规范,施工要安全,质量要过关,打造高质量后勤,建设美丽校园。严格把控质量关。学校领导多次带队到施工现场进行督导检查,对工程质量提出严格要求。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后勤服务处牵头,会同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资产管理处、计划财务处、审计处、基建处及项目使用单位,成立招投标事中质控小组,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到项目施工现场监督检查,认真对照合同要求,严格工程项目的原材料使用,严格落实检测报告、样品备案等相关要求,加强工程项目的事中质量监督管理,让“关口”前置,提前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杜绝潜在风险。担当服务奉献。假期中,后勤服务处许多同志开启“白”加“黑”模式,白天忙现场,晚上写方案。高温天气正是做楼顶防水工程的最佳时机,后勤人经常在楼顶讨论研究楼宇防水项目施工方案,其间太阳炙烤,屋面上温度接近50度,为赶在下场雨前完成楼顶防水卷材敷设,曾晚间施工到凌晨四点多。以学校自主经营为主的二号餐厅二楼改造装修如火如荼地进行,确保开学时让学生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体育馆开启“加倍忙”模式,承接了潍坊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体育舞蹈比赛,接待选手和观众7800余人;承接了潍坊市羽毛球队、各俱乐部等学生暑期集训活动,日人流量达600余人。今年假期降水具有雨量大、雨速急、频次多的特点,全国多地出现灾情。当暴风雨来临时,后勤人主动出击,关心着防汛排水情况,关心着电力运行情况,关心着校舍安全情况……后勤处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大家群策群力,守护着学校资产不受损失。每次暴雨过后,后勤人立即行动清除全校因雨水过急导致上泛的污臭泥浆,重还一个清新亮丽的校园。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后勤服务处将坚定敢打必赢的信心,保持昂扬斗志,脚踏实地,为建设美丽校园不懈努力。(文/图:温学洪/李晓鹏 编辑:庄梦琦 审核:管增军)
发布时间:2024-08-17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科研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对接科技强国、科技强省建设需求,加强创新“四轮驱动”,聚力推进科研攻坚突破工程,着力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服务地方发展能力,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强制度创新 营造科研工作“新生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修订纵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绩效评价、创新团队、成果转移转化、高价值知识产权、内设科研平台、校企联合研发机构、科研诚信等规章制度20余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制度体系,逐步形成良好的科研工作“新生态”,科研创新活力得到全面激发。选举成立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组建4个专门委员会,学术管理和监督持续加强。推动科研工作放权赋能、提质增效,细化科研项目、成果、奖励、平台分类,推动贯通等级认定,上线科研管理系统,加快科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科技创新 建设科研成果“新高地”聚焦国家、省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科研成果“新高地”。2019年以来,完成理论成果3300余项,其中,SCI、SSCI、EI等国际检索收录论文840余篇,8篇论文入选ESI工程领域高被引论文,A类期刊论文1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80余部。充分发挥高校智囊团作用,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篇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40余篇报告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批。荣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18项,潍坊市科学技术奖等186项。加强组织模式创新 培育发展“新动能”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创新科研组织范式,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围绕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等目标,集聚优势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努力构建有组织、全链条、系统化的科研组织模式,努力创大平台、建大团队、立大项目、出大成果,培育发展“新动能”和新质生产力。2019年以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艺术基金项目4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3项,其他各级科研项目597项。新增山东省光纤传感与光电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物联与大数据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20个省厅级科研创新平台,潍坊市基因调控研究与多组学分析重点实验室等22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围绕地方优势特色和新兴产业,培育建设渤海湾海洋岩土工程等12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新增光电信息技术等20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加强科教产融合创新 开辟服务地方“新路径”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校企协同赋能,横向课题数量和经费迅速增长,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通过横向项目服务企事业单位900余家,主持和参与教师占比分别达40%、70%,2022年到账经费列省属高校第3位。积极推进科教产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先进制造、现代农业、海洋化工等地方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一批关键性技术突破,高性能分子筛材料项目突破国外产品垄断,智慧生态农场建设和农产品溯源项目在安丘市形成示范,油田用系列高压柱塞泵设计开发项目突破采油设备关键部件研发瓶颈。启动建设“潍坊学院科教产融合创新中心”,与地方行业龙头企业及科技型企业共建技术研发机构17家,吸引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近亿元,形成了“引企入校、人才共享、联动研发”的融合创新科研模式。新起点,新征程,科研处将持续深化学校科研创新机制改革,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发动机”,推动产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李庆军 肖玉芳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8-16炎炎暑假,有近40度的高温酷暑,也有暴风骤雨的突然来袭。然而,潍院不少教职员工放弃了假期,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放弃了远足旅行的小愿望,他们履职尽责,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在酷暑和烈日中始终忙碌。他们用行动诠释责任,以奉献彰显担当,不负“热”爱,奋战当“夏”。 竞赛备赛不打烊。这个暑假,不少潍院学子留在学校,他们全力以赴、紧张备战各类大赛。专业教师尽心尽责指导学生改进实验设计,进行赛前优化,并督促学生在各自领域积极探索争取更大收获。走进歌尔科技产业学院的实验室,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和学生们并肩作战,为了在即将到来的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高阳等老师和学生们反复讨论方案、进行模拟演练。为了在竞赛中脱颖而出,现代农学院冯永永、金雨锡两位老师与学生反复讨论实验方案并进行针对性实验,拓展理论知识储备,提高实验技能水平。备课抓住“黄金期”。暑假期间,老师们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他们参加学术会议、准备教材、深研教法、学习研修……,努力丰富知识储备,涵养专业底蕴,为了新学年更好地迎接学生们。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结合刚刚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补充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等课程的最新内容。法学院邀请武汉大学哲学院院长李佃来教授开展学术交流,老师们认真参与学习,提升能力。科研跑出“加速度”。实验室里过暑假成为潍院校园里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师生一同研发技术、参与课题攻克项目,争分夺秒奔走科研征途。走进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实验室,老师们正进行着紧张的实验与讨论,他们穿上厚厚的工作服,奋战在实验室,希望能在科研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生物与海洋学院师生冒着酷暑进行实验,于海瑞教授拍下了研究生们认真实验的画面。招生录取进行时。一走进招生咨询办公室,就听见电话铃声连续不断地响起,负责招生咨询的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耐心地为咨询考生及家长答疑解惑。“我们充分考虑和理解考生及家长的感受,所以我们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要最大程度上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客观,以便让考生对我校报考条件、录取原则、往年录取信息等有一个客观的判断。”王亚林老师说。为了能够及时把录取通知书送到考生手中,在录取通知书发放区,老师们分成若干小组,在有条不紊地加班工作。校企融合促发展。暑假期间,老师们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发挥专业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练本领、出成果。数学与统计学院领导老师赴潍坊市政金控股集团交流,并举行教学实践、就业实习基地授牌及行业导师聘任仪式。合作发展处联合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赴昌邑开展“暑期博士企业行”活动。双方就更好发挥“博士服务站”的平台载体作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实践调研谋新篇。这个暑假,教师们纷纷组队服务地方文化“两创”,开展实践调研。传媒学院领导老师到潍坊国家广告产业园调研交流,双方将积极推动作品展示、学生实习实践、合作获奖和基地共建共享四个方面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专业和地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类非遗调研团队走进潍坊市十笏园的“古琴坊”,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城派古琴”进行专项调研。修缮改造不停歇。后勤服务处利用暑假积极推进各项工程施工,严把安全关、质量关,保证各项工程如期完工。二号餐厅二楼装修改造、一号配电室升级改造、办公楼、学生公寓、教学楼墙壁大面积粉刷、部分楼宇防水……这些校园“微更新”将为师生们在新学期带来更好的学习生活体验。在科研一线,在工厂车间,在田间地头,潍院人忙碌的身影,定格成暑期里的一幅幅动人画卷。阳光正烈,“暑”你最美,致敬奋斗当“夏”的潍院人!(文:王慧婷 编辑:王慧婷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8-15“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会议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领域中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积极发挥人才优势,加强科学研究,潜心教书育人,更好发挥好数学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李梅霞教授说。多年来,数学与统计学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健全完善机制体制建设;以提高青年教师能力为主线,不断夯实人才之基;以加强团队建设为重点,不断汇聚人才力量;以面向基层为导向,不断激发人才活力,调动人才积极性因素,凝聚师生力量,加强党建引领,积极汇聚发展新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聚焦能力提升 夯实人才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为建强教师队伍,夯实教育之基,数学与统计学院把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作为重要内容,着力培养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省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蔡建生教授荣获多项奖励,一直走在教学、科研前列,最近他又承担了一项新任务——担任学院青年教师工作坊指导教师。2024年,数学与统计学院根据学校“一三七一一”整体思路,以“改革创新突破年”“管理质效提升年”“作风能力建设年”三大行动为总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了“1246”党建工作思路,其中,把2个能力提升,即提升教师人才培养能力、科研服务能力,作为提升学院发展质量的基础和重点,采取多种措施,落实教师2个能力提升要求。上半年,学院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坊,选派学院最年轻的教授、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谭静静担任工作坊负责人,老教授蔡建生担任指导教师,着眼青年教师成长、能力提升开展系列活动。开展国际数学日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青年教师学习培训等10余次。通过交流学习,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了教学能力,拓宽了研究渠道。加强有组织科研,积极组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走出去,加强与主管部门、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的联系,新组织成立医学统计、应急安全、统计决策分析等研究团队。上半年,学院以青年教师为主,取得显著成绩,如,取得了获批数学天元基金项目开门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级10项(其中符合直接审批条件3项);教师指导学生取得大学生市场调查竞赛国赛二等奖的新突破,已超额完成学生学科竞赛获奖任务等。聚焦团队建设 凝聚人才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加强团队建设,通过团队整合力量、整合资源、集中攻关、培养人才,是数学与统计学院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教师能力、发展高水平成果的重要途径。学院成立了组合优化与图论科研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建设团队——图像处理与优化团队、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团队等。这些团队成员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潜心科研、默默奉献,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发挥了很好的团队表率作用,为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蔡建生教授为带头人的组合优化与图论科研创新团队,聚焦组合优化与图论研究,以图的染色问题及其应用作为突破口,扎实做好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参与3项,主持、参与省自科面上项目5项;突出基础理论指导作用,应用图的染色理论研究生物医学信息,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这是我校首次获得省自然科学奖。目前,团队加强有向图的结构分析和染色问题研究,并联合申报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以车海涛教授为带头人的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建设团队——图像处理与优化团队,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聚焦医学图像恢复的关键问题,研究优化解决办法和技术思路,研究成果为优化理论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该团队主持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教科研项目9项。目前,团队正坚持理论创新,强化产教融合,积极与当地医院、科技公司加强合作,争取形成专利、成果转化等。以李梅霞教授为带头人的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锻造了师德高尚、成果突出的先进典型队伍,有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风筝都最美科技工作者等6人,建有省一流专业1个、省一流课程等省级课程13门,获省优秀教学成果、高等学校优秀教材、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4项;承担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教科研项目7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市成果奖励13项;出版教材10余部;指导学生专业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200余项等。 聚焦面向基层 激发人才活力今年工作动员大会强调,要全面加强二级单位党委自身建设,加快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引领一流的基层组织体系,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重在调动基层积极性,发挥基层作用。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审时度势,在面向基层、特别是一线师生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树立了注重发挥基层作用的鲜明导向,认真落实学校放权赋能改革、二级学院办大学要求。学院梳理明确了5大方面39项主要任务,每项任务又分为若干工作。根据学院主要任务,为开展好工作,学院又明确了面向基层的“四大体系”建设要求,即健全党建责任体系,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健全科研工作体系,有组织推动落实高质量科研;健全学生工作体系,构建高质量学生工作大格局;健全优化教育体系,全面促进人才更高质量培养。学院提出了“师生有想法学院想办法”的工作思路,班子成员主动深入教室、宿舍、实习场所、合作单位等教师、学生教学学习科研生活一线了解情况,先后召开实习学生、考研学生、志愿服务学生、毕业生、青年教师、班主任等座谈会,充分了解师生需求,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设立“数苑大讲堂”,成立学院教师工作坊、青年教师工作坊、数学国学工作坊、心语轩工作坊等工作团队,并积极开展活动。组织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成立校友分会第一届理事会。通过上述组织、团队,开展相关工作,重在汇聚资源,凝聚力量,调动基层师生参与开展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工作提升。通过以上工作,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才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营造了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良好工作氛围,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比如老教授籍法俊、蔡建生、张福祥等,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谭静静、宋世禹、曹凯凯、张明玉等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主动组织青年教师交流提升活动;朱志远、李国慧、郭霞、王秀娟等积极指导学生竞赛活动;丁伟民、谭静静、宋世禹、黄攀、王冠鹏等经常不分节假日、白天晚上在办公室埋头备课和科研;许多教师和教研室、管理科室人员、辅导员等克服困难,任劳任怨,积极投身工作。部分教师的事迹多次在中国网、鲁网、学校、学院宣传报道。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学校提出三大行动,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学院党委书记郎益伟说:“数学与统计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学校‘一三七一一’整体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推动发展求突破,以管理体系为重点、努力推动工作高质效,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努力推动能力大提升,加强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特别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汇聚发展新动能,加快学院高质量发展。”(文:郎益伟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8-1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蓝图。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学校年度工作会议提出“一三七一一”工作思路,明确了各项重点工作,放权赋能、综合改革,为二级学院突破发展、主动作为提供了平台。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做好规划定位、凝练方向、汇聚队伍、建设平台等基础性工作,党建与人才培养融合、学科建设、精准育人多擎并进,全力书写潍院发展新画卷。党建引领增活力 人才培养谱新篇学院始终将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通过“理论引领+劳动实践”打造生动课堂,将第二课堂、创新学分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和成长成才。坚持“党旗引领+专业优势”,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成功入选第三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将家国情怀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融入劳动教育,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夯实专业基础,帮助学生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挑大梁、扛重担,聚焦“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激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活动,学生在多项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毕业生也因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佳受到企事业单位广泛好评,高质量就业率再创新高。精雕细琢研学科 奋楫笃行结硕果按照“重点突出、精准施策、多点突破、精彩纷呈”的总体要求,学院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强劲的动力,昂首阔步,奋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雁阵式学科梯队建设。数字经济与国际商务获批学校培育建设学科、区域国别学获批储备建设学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特色与优势,显著提升了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众智谋事必明,众力举事必成。学院获批RCEP与区域国别研究创新团队、金融数智化发展研究创新团队,新设供应链智能优化与决策研究院等五大科研平台。2024年,学院首次承担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获批山东省决策咨询重点研究项目、山东省“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省级人才引育团队期满验收获“优秀”等次,科研成果首登世界四大名刊PNAS。多元联动聚合力 精准育人获新效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学院落实学校“改革创新突破年”相关行动部署,推进放权赋能、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并通过岗位基本工作量规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教职工考核办法等文件,进一步激发学院师生凝聚力、创新力、战斗力。同时,学院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与潍坊综合保税区推进潍坊学院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建设,同相关企业合作开发在线课程、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共建教材资源、建设会计学无纸化作业平台及共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校企间“双向奔赴”。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打造“一体化”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联合企业行业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走实走深产教融合。以高质量实习促进大学生就业,签约就业实习基地,强化落地实习实训,前置职业生涯教育,形成全程化、全员化、有组织的就业育人链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七四五”全环境育人工程。以本科审核性评估为抓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深入开展自评自建,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固本提升。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东风,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经济管理学院将接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赋予的职责,立足实际,协同推进硕士点建设、RCEP研究中心建设和产业学院建设三项重点任务。聚焦打造优势学科,发挥培育建设学科的牵引、辐射与带动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制定行动方案,加强科研平台建设;聚焦国际经贸研究方向,通过改革创新整合资源、凝聚研究方向和集聚科研力量,推动RCEP研究中心申报教育部项目;聚焦人才培养,打造产业学院培育模式,借助产业学院加强与企业合作交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学院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探索“沉浸式”模式,以目标任务为导向,细化责任清单,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勇挑重担,求实创新,奋发有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经管力量。(文:刘伟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8-09炎炎夏日,当学生们享受着悠闲的暑期时光时,歌尔科技产业学院里,有这样一群身影依然忙碌着,他们是坚守在科研、教研、竞赛、学生管理等工作岗位的教师们。2024年的这个暑假,对于他们而言,充实且有意义。行稳致远求突破 蓄能提升促发展在教学楼的办公室里,该院教师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充能备战。为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学新路径,该院邀请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张玉孔教授举办了两场“生成式AI赋能教育教学应用”专题讲座,全体教职工参加。张玉孔教授从AIGC的原理、特性、教学应用场景以及常用的工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对常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现场展示,特别针对教师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方面,进行精准讲解和辅导。与会教师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亲身操作使用,在活动中收获良多。“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王玉富老师说。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有片刻停歇,只有不断进取、不断优化,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7月26日,以新增专业为契机,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各科室主任齐聚6219会议室共谋学院发展,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研讨。会议伊始,学院院长谷善茂对学院过去一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既肯定了取得的成绩,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们围绕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业务工作等议题展开讨论。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会议紧凑而充实,教师们的努力和付出,将为学院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为学生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科研竞赛齐奋进 踔厉奋发正当时走进实验室,老师们正激烈地进行着讨论,在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努力、一次次争论中,他们的“智能仓储系统”初见雏形。他们利用假期时间和实验室资源,希望能在科研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科研工作不能停歇,每一个暑假都是我们追赶时间、深入探索的黄金时期。”邢法玉老师看着手里的实验用具,目光坚定有力。在另一个角落,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和学生们并肩作战。为了在即将到来的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高老师和学生们反复讨论方案、进行模拟演练。他们不畏酷暑,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备战中。队长班竣尧在启动相关程序以及调用计时设备,进行赛前准备。队员刘雷昊在做赛前检查,并时刻跟随小车,拍摄机动位画面,记录整个比赛过程。小车从起点泊车后,采用双车道巡线直至B点,识别到左转标志后,完成减速和停车动作,并切换巡线模式,准备进入果园。此时,小车到达果园入口的时间为46秒。高阳老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用心服务暖心房 实践育人见成效为持续深化“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充分了解暑期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扎实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7月24日,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高连宏及辅导员一行4人前往歌尔匠造中心实践基地看望学生。高连宏详细了解同学们在匠造中心的工作和学习环境,鼓励同学们要脚踏实地,努力练就过硬本领,敢于挑战自我,勇于探索未知,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材。辅导员深入宿舍,详细询问学生在留校期间的实际需求与意见建议,耐心地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为确保暑假期间就业工作有序衔接、扎实推进,全力保障毕业生求职需求,学院教师轮流值班,方便毕业生咨询就业问题和办理有关手续,为学生提供暖心的就业指导,确保暑假就业工作不断线。学院注重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暑期共组建67支队伍,449名学生在四十多个城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围绕“促进乡村振兴”“关爱儿童”“中华文化传承”“服务基层群众”等主题开展活动。学院团委以“歌‘送’盛夏,遇‘践’青春”为主题,打造学院志愿实践活动品牌,找准“小切口”展开“大纵深”,强化特色性的实践服务,积极探索实践育人和建设教育强国的路径。这个暑假,歌尔科技产业学院的教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们坚守岗位,默默付出,为学院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份付出不仅展现了高校教师的高尚品质和敬业精神,也为广大学子树立了榜样。(文/图 邓豪/张龙 编辑:王慧婷 审核:赵鹏俊)
发布时间:2024-08-0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今,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党中央召开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蓝图。会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需要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共同发力。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应用型高校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中被赋予新的使命和任务。为更好地支撑教育现代化建设,发挥应用型高校应有的作用,提升教育质量、解决制约自身发展问题,应用型高校的综合改革势在必行。学校作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和省应用型高校联盟的发起单位,近年来一直坚持应用型高校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导向的功能平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等办学体系。2024年,学校以“改革创新突破年”为抓手,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借新举措开创新局面,推进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学院综合改革。此次综合改革不是单一局部的零敲碎打,而是系统谋划全面改革和整体解决方案,不仅关注教学、科研等高校生产力自身,而且更加注重协调推进校院两级办学、学科建设、创收分配办法等重点环节,经过近半年的试行阶段,取得阶段性成果。放权赋能二级院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管什么、怎么管”。为了把握好“放与管”,学校通过制定《二级学院权责清单与运行体制》,理清学校和学院的职责边界,并确保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改革中强化二级学院自主权,采取校院两级管理、以二级学院为主的管理办法赋能二级学院。二级院部自行制定并实行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绩效分配机制,且在岗位评聘、人才引进等方面,按规定权限程序制定办法,自行组织开展部分岗位评聘及人才引进推荐工作。在放权的同时,学校进一步加强二级院部制度建设,严格决策程序,强化二级学院党委会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术委员会议制度和全体教职工大会制度等制度建设工作。通过制定《创收与分配管理办法》,明确了学院的创收途径、分配和成本分担机制,以及创收经费绩效挂钩机制,进一步优化对二级单位经济活动的指导与监管等,激励作用凸显。健全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结合各专业开展专业认证、自我评估等情况,定期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度、学生满意度、招生质量、就业质量等核心指标进行监测,对未达到相应要求的专业采取预警、调减招生计划或隔年招生、停招、撤销等调整措施。出台《潍坊学院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实施方案(试行)》,建立详细的专业综合评估体系,为专业调整提供依据。通过转停并撤动态调整机制,引导各学院积极申报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等专业,优先布局新兴、交叉的学科专业。明确基本工作量制,调动内部办学活力。改革明确基本工作量制度,优化绩效分配体系,结合基本工作量的完成情况,调整奖励性绩效工作的分配方法,扩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首次分岗位,分职级制定教师基本工作量,明确个人基本工作量与奖励性绩效工资中的基本部分的对应关系,学院基本工作量与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关系,并通过量化基本工作、鼓励科研工作、支持社会工作,有力有效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 完善业绩评价体系,赋能院部发展动力。改革建立了教育科研等多方面工作评价体系。通过将党建类、学生类、共青团等工作纳入评价体系,调动相应人员工作积极性,期待在新的赛道,特别是高校党建、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等工作中实现新突破。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逐步探索并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以薪酬分配为主导,不断优化完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原则,通过突出关键业绩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主导作用,实现绩效分配与岗位职责、工作成效、业绩贡献的紧密衔接,极大调动广大教职工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注重统筹当下和长远,聚焦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战略目标,立足学校发展阶段与定位,定期适时修订绩效管理办法。聚焦目标分类考核,科学测评中层单位。坚持目标导向原则,分类考核二级学院,提升干事创业积极性。对二级学院考核时,突出“关键指标”引领作用,重点对权重影响较大的关键目标考核,如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设置指标,并细化指标和考核基准分依据。通过绩点分值的高低引导二级学院集中有限精力和资源,突破关键目标,按照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工作进展程度、指标增长幅度、实际贡献大小对二级学院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文:朱颖聪 宋广景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8-04本网讯 学习研讨、专家辅导、理论宣讲……,从报告厅到会议室、从云课堂到实验室、从新疆喀什到日照海岸,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学校师生密切关注全会动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为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纷纷表示,要聚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教育人的新贡献。聚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创新体制机制、人事制度改革、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强化党建引领,在暑期中层干部党纪学习教育暨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期间,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扩大学习,集体学习全会公报,听取专题辅导报告,组织学员交流发言,并对持续做好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有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印发学习通知,对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出部署。《通知》要求,学校各级党组织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和《决定》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任务举措,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的部署上来,结合学校各项工作要求,抓好学习宣传,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际成效转化为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连日来,学校领导以上率下,结合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参加各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等多种方式,深入师生、深入基层,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广泛开展宣讲,同时结合国情省情,聚焦学校实际,引导广大干部师生积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实践的支撑与动力。学校还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实施党建领航、服务重大战略融合等“十大行动”。成立宣讲团,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学校网站开设《深化改革进行时》栏目,下设《改革·奋进》《改革·实践》《改革·创新》《改革·先锋》等子栏目,推出系列报道,回顾学校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展示谋划事业发展的思路举措,特别是各学院推进放权赋能改革的创新做法和经验成果,推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走深走实。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认真对照《决定》要求,持续深化学校内部治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及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用实际行动回答好“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潍院何为”的时代命题。(文:王珍 李璐璐 编辑:王慧婷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8-02本网讯 近日,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下发《关于宣传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典型的通知》,我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入选全市八个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典型之一,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7月29日,《潍坊日报》第二版头条刊发《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潍坊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注重“五个强化”推动学习提质增效》典型经验文章。7月26日,潍坊广播电视台《潍坊新闻联播》栏目播出《注重“五个强化”潍坊学院推动中心组学习提质增效》新闻节目。典型宣传和新闻报道充分展示了我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典型经验和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知名度、美誉度,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把理论中心组学习作为加强班子政治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形式,在强化责任落实、制度保障、学风建设、载体创新,以及学以致用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下一步,学校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深化顶层设计、创新载体形式、突出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聚焦学习成果转化质量,努力把党委中心组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形成学干结合、以学促干的良好局面。《潍坊新闻联播》新闻链接:http://www.wfcmw.cn/340082/2024/07/34185742.html (文:李璐璐 编辑:王慧婷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7-2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改革开放推向新境界。行至民族复兴关键节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翻开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学校“放权赋能”等一系列政策实施下,学校土木与交通学院师生凝心聚力,务实笃行,“践行改革举措、深化自主办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借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用改革解决学院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激发动力 在改革创新中勇担当新时代,新征程,在“改革创新突破年”“管理质效提升年”“能力作风建设年”三大行动中,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推动“放权赋能”走深走实,全面激发学院教职工发展建设的源动力。学院将创新发展放在“关乎学院生存”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实施“一把手”工程,提出“人人都是改革突破工作者”的口号,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专职抓、相关科室配合抓、各个教研室搭配抓”的创新改革工作机制,改革效能全面释放。学院班子成员赴山东寿光巨能电气有限公司、潍坊高铁北站等优质企业走访交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多途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期内教师申报国家级项目23项、省部级项目21项,科研到账经费500余万元;学期内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高教学会榜单赛事国家级奖励19项。增强活力 在主业主课中谋新篇学院着力推动产教融合,坚持赛教融合、注重专创融合,通过开辟第二课堂,构建立体、多元、开放、互动的育人格局。精心策划并举办“在潍坊 知潍坊 爱潍坊”系列活动,探索“企业出资、跨院联合、校地共赢”的共享教学模式,成功举办风筝创意设计大赛、海绵城市系列设计竞赛、潍坊地域建筑速写比赛、工业遗产研学夏令营等活动。成立学科竞赛指导小组和创新创业指导小组,加强对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以研促学、以赛促练,显著提高了在国家级和省级比赛中获奖的数量和层次。将新农村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等热点问题引入10余门课程,由设计和施工企业的工程师带领学生进乡村、进社区、进工地,形成多方联动、开放共享的教学模式。通过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打造了“一重先行 四重支撑 思政强基 结构再生”的创新教学模式,学院教师获得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提升能力 在人才培育中促发展牢固树立“人才是办学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学院切实增强人才战略意识、储备意识、服务意识,积极营造聚才、爱才、惜才、用才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释放教学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贯彻学校党委决策要求,优化激励与保障兼顾的薪酬分配体系,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人才效应显示度。设立教师工作坊、举办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定期开展博士述职等活动,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持续激活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高度重视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学期内举办了8次培训活动,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讲座,着力在教学、科研、学科竞赛等方面进行指导,多措并举提高教师能力与水平,学院教师荣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汇聚合力 在开放办学中求突破学院扎实开展校际合作,深化与青岛理工大学、聊城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借力借智推动学院内涵建设。深入推进校地合作,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地方发展需求,构建与周边区县校地合作新模式,设计城市康养综合体方案,开展乡村规划课题研究,提升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切实加强校企合作,在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德才集团、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昌大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就业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建立“专业共建、课程共设、师资共聘、资源共享”的合作办学新模式,加强与山东交通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沟通,借助优势资源做好新工科专业的建设,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共赢长效机制。风正劲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站在新起点,土木与交通学院将继续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改革的方法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以改革的成效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中,贡献土木与交通学院的一份力量。(文:刘湖清 杨永武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7-29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