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学校“改革创新突破年”行动要求,凝聚改革奋进力量,学校官网开设《深化改革进行时》栏目,下设《改革·奋进》《改革·实践》《改革·创新》《改革·先锋》子栏目,推出系列报道,回顾学校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展示谋划事业发展的思路举措,展现全校上下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激励全校师生在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再谱新篇。教务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系列卓越成果。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产业学院发挥头雁效应。自2021年起学校开始建设产业学院,目前已建成现代产业学院7家,其中潍柴产业学院、歌尔科技产业学院获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获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同时以产业学院为引领,探索新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从潍柴产业学院的“1+1+N”协同育人机制、“2.5+1+0.5”三段式人才培养体系,到歌尔科技产业学院的“一中二育三平台”培养模式,产教融合从机制到模式都在探索中逐渐走向成熟。信息技术提质赋能,品牌课程建设争创高点。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切入点推动课程建设,开发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在线示范课程和精品资源制作,打造精品教学资源库、优秀教学案例库等校本资源库。自2018年学校打造建设第一批线上课程,目前已建成在线课程294门,其中137门课程在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运行,位居全省高校第二、同类高校第一,并在此基础上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37门。课堂教学改革助力,教师教学比赛成绩斐然。聚焦OBE教学理念,学校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加大混合式教学力度,多元化考核方式,探索开展项目式、案例式、小组合作研讨式学习,充分提高学生课上课下全方位参与度,全校共有1220门课程深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带动和助力下,教师教学技能和信息化素养不断提升,在教育部两大高校教师综合性教学比赛中(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屡获佳绩。2018年以来,获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4项。强化师范特色建设,师范专业认证走在前列。厚植师范底蕴,发挥师范专业的特色优势,立足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实习、实训工作,促进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学校现有师范类专业14个,已有9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并正在积极开展师范类专业三级认证工作,力争打造成为全省首个全部师范类专业完成认证的高校。基于过往成绩经验,立足当下直面挑战,把握机遇规划未来。在学校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大步迈进的关键时期,在数字和智能技术飞速迭代更新必将引发教育教学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要立足学校当前实际和发展目标,把握时代和技术机遇,力求工作突破创新。强化校政企三方联动,打造产教融合体系新生态。构建学校、政府与企业间的深度融合机制,打造高效协同的“产学研”创新生态体系。借助地方政府力量,充分利用其政策导向与资源调配的优势,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铺设桥梁,通过精准对接双方需求,实施一系列激励性政策与专项资金,激发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与热情。探索“专业+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依托学科专业资源,联合产业联盟或重点产业链,建立学科与产业协同联动机制,构建以专业群与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专业+产业”深度融合新模式。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构建应用型专业建设新格局。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专业布局,加快专业动态优化调整,提高理工农类专业占比及在校生占比至60%以上;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重视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强化数智技术赋能专业发展,围绕十强产业需求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向,增设适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同时加速推进工程教育认证等国际实质等效认证。强化数智技术教育融合,打造智能化课程教学新平台。直面人工智能技术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数据技术、生成式AI 大模型等智能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尤其在课程教学方面,探索融入“知识图谱”、AI智能分析、AI助教等智能化技术,加速由“线上课程”向“智慧课程”演化,为师生开拓新的教育教学空间,使学生学习更具多样性、更加个性化;同时多措并举提升师生数字化智能化素养,主动应变转型,积极投身这场教育教学大变革中。(文:侯金奎 张鲁筠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7-26本网讯 7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该院党委书记吴明主持会议并传达全会精神。会议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会议指出,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共三大板块十五个部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等,系统部署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释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会议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体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及时推动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加大宣传阐释力度,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充分发挥马院的理论研究和宣讲优势,开展好全会精神的宣讲宣介活动。各党支部(教研室)要认真组织学习,结合思政课教学和工作实际真正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学院综合改革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为学习研究宣传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贡献马院力量。会议要求,全体教师要找准思政课改革创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战略定位,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自觉把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视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大思政课”建设实践,以科学的工作方法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源源不断培养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新人。(文:曹戈 编辑:王慧婷 审核:赵军)
发布时间:2024-07-23本网讯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召开在学校青年师生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和热切讨论,纷纷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力量。计算机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贺梦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深远意义。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团干部,我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与改革同频共振,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真正入脑入心;同时,也将牢记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的使命任务,把“党委所急、青年所需、共青团所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学院广大团员青年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勇做深化改革的实干家和奋进者,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团委副书记付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引,深刻阐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高位擘画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蓝图,令人倍感振奋、豪情满怀。新征程上,我们将充分发挥文史类专业的特色优势,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院青年增强文化自信,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外国语学院团委副书记鞠丽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我将坚持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为培养专业研究型与创新实践型的多语种拔尖国际化人才注入青年力量,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经济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聂国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身为高校团干部,我们要用“青言青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青年学子的智慧和力量。美术学院(陈介祺金石书法学院)团委副书记刘见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鼓励学生们在艺术的道路上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艺术人才。同时,我将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2020级蔺志腾: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深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主动参与到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中,不断学习,增强创新意识,提升专业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需求。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机械与自动化学院2021级徐梓皓:我将立足自身专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火热浪潮中不断探索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心桥志愿服务队队长、土木与交通学院2022级李明昊: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新时代青年应积极投身城乡建设发展中,以志愿宣讲、公益服务等形式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与治理创新。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获得者、北海国际学院2022级崔乃雯:我将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中,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把青衿之志融在血液里、落在行动中,在真干、善干、勤干、广干中持续积累青春厚度,展示出潍院青年学子的独有风貌。(文:韩金伶 编辑:李玉强 审核:江浩浩)
发布时间:2024-07-22本网讯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我校党外代表人士第一时间认真学习全会精神,积极讨论,反响热烈,迅速掀起了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民革支部主委魏丽华: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科学制定了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我们要学习好、宣传好,做好结合文章,在丰富人文学科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还要紧跟时代汲取思想力量,更要勇于实践形成改革的强大动力。民盟支部委员、外国语学院博士徐琛:立足关键时期,用好重要法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号召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参政党的一员,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民建支部主委、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魏先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国之大者”;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是“校之重者”;结合会员具体情况,融合个人优势和支部特色是“己之能者”的典型应用。面对复杂形势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继续把学校改革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向前进。这也要求我们民建人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特色,双岗奋斗,为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民进支部主委、文史学院教授韩继磊: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全面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具有的深远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为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贡献力量。致公党支部主委、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建平:会议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我们描绘了清晰的发展蓝图,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更为我们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我们将结合会议精神,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课题研究,力求取得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的科研成果。同时,我们将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农工党支部副主委、合作发展处正科级秘书毛凌云: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全面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把握和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全面践行,体现了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斗争精神,把改革开放推向纵深的坚定决心。作为一名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将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推动校地校企合作领域更广、内容更丰富、成效更突出,为建设更好潍坊,落实“走在前、挑大梁”总要求作出积极贡献。九三学社支社主委、土木与交通学院副教授邢栋: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高校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应该学什么”的价值维度、“学生想知道什么”的对象维度,打造专业“金课”,使青年大学生求知途上敢打敢拼、探索路上一往无前。无党派人士、计算机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涛:面对新要求,应更加关注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探索如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合到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无党派人士的高校教师,我们会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决策过程,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潍坊学院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外国语学院讲师田志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学术水平,要做全会精神的传播者,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潍”有奋斗,“坊”有未来,要关注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为潍坊学院和更好潍坊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文:李正仁 编辑:张丹琳 审核:郭建伟)
发布时间:2024-07-21本网讯 7月19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扩大学习,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研究落实措施。党委书记徐梅作总结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委员王成端、李英德、苗金春、赵卫红、任立春、武玉杰、赵加强参加学习。党委副书记王守全主持会议。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军作专题辅导报告,发展规划处、人事处、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作重点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徐梅就学校持续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提出明确要求。徐梅指出,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运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徐梅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师生要把深入学习宣传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将全会精神纳入校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等活动,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要深化教育培训,组织宣讲团深入师生开展全覆盖宣讲,切实把学习宣传全会精神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结合起来,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徐梅要求,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理论与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水平,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潍院担当、贡献潍院力量。要进一步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现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进一步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下功夫,着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进一步在深化科研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加快科研组织模式变革,以成果转化新实效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进一步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上下功夫,持续优化“人才强校”战略布局,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激发人才队伍创新创造活力。要进一步在深化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全面融入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强市战略,打造具有潍院特色、时代特征、开放活力的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形象。要进一步在强化党建引领上下功夫,坚持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王守全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各单位、各部门要扛牢主体责任,迅速部署安排,抓好贯彻落实。要遵守宣传纪律,把握正确导向,把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三大行动”等重点任务结合起来,与年度工作重点结合起来,切实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目标任务转化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举措,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全体正处级干部参加学习。(文/图:李璐璐/王慧婷 编辑:张丹琳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7-20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