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围绕教学中心工作,通过开展新进教师培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青支持计划等措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一批学科与教学骨干:教师中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6人、山东省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2人、山东省首届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库专家9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鸢都学者特聘专家3人、潍坊市创新人才提升工程计划2人、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4人(见下表),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3人。学校新型材料电子对抗天线技术研究团队成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首批立项支持的10个团队之一。
发布时间:2016-09-29随着教学质量的提升,社会对学校的美誉度和认可度也不断提升,这在招生方面反映明显。考生报考志愿率呈现出快速提升的良好态势。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2014年山东本科二批文科投档最低分550分,理科投档最低分522分,文理科投档最低分分别超过本科二批分数线27分、33分。2015年山东本科二批文科投档最低分541分、理科投档最低分520分,文理科投档最低分分别超过本科二批分数线31分、30分。学校在省外的招生录取报考志愿率一直较高,连续多年来,绝大部分省份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计划,大部分省份的录取最低分在当地最低控制线10分以上。五年来,在学校制定的科学合理的招生政策指引下,招生工作在稳定招生规模和范围的同时,不断优化招生专业结构,丰富招生类型,报考志愿率不断提升,生源质量越来越好(招生情况见下表)。
发布时间:2016-09-29学校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战略结构调整,整合学科专业资源,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增进学院与学院、专业与专业之间的交流,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实现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的优化、整合、重组。学校选择与地方支柱产业密切相关、基础较好的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并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专业群的建设,机电工程类、信息技术类、光电技术类、生物农业类、海洋化工类、经济与管理类、教师教育类、人文艺术类等一批内涵充实、资源配置优化、特色鲜明的专业群逐步形成。进一步创新群内“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专业群内实现了资源共享,进一步优化了专业资源配置,减少了重复建设,实现跨专业、高效率的协作和协调配合。
发布时间:2016-09-29本网讯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65周年校庆,9月21日,校长冯滨鲁主持召开校庆工作调度会。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65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总体方案进行了解读。冯滨鲁要求相关人员利用好校庆平台,充分调动各种有利资源,各项工作必须把握好时间节点,周密计划,认真落实,扎实做好。对即将迎来的校庆工作,冯滨鲁强调要本着节约务实的原则,要在校庆内涵建设上花功夫。他要求各二级单位分管领导要亲自抓,精心调研、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为我校65周年校庆活动作出贡献。 据了解,从10月8日学校将进入校庆周。在校庆日10月16日前后,学校均有校庆活动安排,其中包括学术报告、文化活动、学校理事会成立等10多项活动。 (编辑:新闻中心 文:王云)
发布时间:2016-09-232025-04-03
2025-04-02
2025-04-02
2025-04-02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28
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