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精神
本网讯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6日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全校各级团组织第一时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精神,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贴近青年的系列主题团日活动。学校师生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以实际行动书写精彩绚丽的青春华章。
2022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林建康 :谢依特小学是一所距离边境线47公里的村级小学,近300名学生多为柯尔克孜族护边员的子女。2022年8月,谢依特小学成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作为第一批在此服务的志愿者,我担任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见证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看到了这片土地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潜力。同时,我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变化,更无悔当初的决定。服务期满后,我考取了新疆兵团的公务员,选择在这方沃土上扎根成长,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未来的路,今后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用青春、智慧与汗水,为“青春无悔”作出响亮回答——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校团委兼职副书记孙楷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舞剧《援疆女兵》的创作初衷,是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讲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女兵们响应国家号召、扎根边疆建设的动人故事,传递“到祖国最需要之地”的信念,与总书记对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寄语一脉相承。未来,我将以总书记的回信为指引,一方面继续深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援疆女兵》等文艺作品滋养青年心灵,让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更多团员青年接过前辈的接力棒,踊跃投身西部计划、基层实践等一线岗位,在“自找苦吃”中锤炼过硬本领,在服务奉献中书写无悔青春。
潍坊学院西部计划项目办工作人员李亚婷:潍坊学院西部计划项目办将“西部计划”作为思政育人的重要实践载体,进一步做好招募选拔、服务保障等工作,引领团员青年从学校“象牙塔”到西部“大熔炉”,在边疆课堂、田间地头、戈壁哨所绽放青春光彩,让“青年成长”与“祖国需要”同频共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团委副书记付璐 : 这些年,文史学院学子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时代的铮铮誓言,西部计划志愿者人数连年攀升,从2023年的8人到2024年的25人,越来越多文史学子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书写自己的青春,他们远离家乡,扎根基层,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为当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
法学院团委副书记刘雪乾:法学院多年来一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学生投身西部建设。许多同学在祖国西部的广袤大地奉献青春,用所学知识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他们有的协助当地基层政府,提升治理效能;有的在社区普法宣传,为群众答疑解惑;还有的在乡村支教,为孩子们播撒知识的种子。他们扎根西部,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在服务人民中收获成长与蜕变。
2024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尹智超:我目前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一二一团第一中学,在支教过程中,体会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也在艰苦环境中提升了个人能力。总书记的回信,进一步激励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把更多知识和温暖带给孩子们,传播在这片土地上,以青春之力扎根西部、服务边疆,书写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新篇章。
2024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吴楷文:我目前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统计局兵团调查总队,时刻谨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青年志愿者的责任和担当。在团场参与棉花测产工作并记录桃数和株数;赴单位和企业调研满意度测评,履行统计调查职责;线上与广东调查队参加支部联学共建活动,分享严明作风、诚信力行的心得;参加诚实诚信依法统计征文活动,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我将继续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扎根西部,贡献青春力量。
2023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邓蕙卓 :我目前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部计划项目办,在兵团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的日子里,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文化对边疆发展的重要性,在我的工作中,无论是通过新闻宣传助力农产品推广,还是记录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的故事,都是在为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贡献力量。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明白,青年人的成长离不开基层的锤炼。未来,我将继续扎根兵团,用文字和镜头讲好西部故事,同时带动更多青年投身西部建设。
2024年山东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韩星宇:我目前服务于潍城区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经管站,在服务期间,无论是参与乡村振兴调研,还是组织社区公益课堂,每一项工作,都让我更加理解“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深刻内涵。未来,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特长,在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等领域贡献智慧与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
潍坊学院“潍”光点亮“疆”来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服务队志愿者苟金晓 :在支教时光里,孩子们澄澈的眼神、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深刻体会到援疆不仅是付出,更是双向奔赴的成长。新疆的发展需要青年身影,希望更多青年接过时代接力棒,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热忱奔赴边疆,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潍坊学院“潍”光点亮“疆”来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服务队志愿者黄伊含 :支教时,维吾尔族少年解题时的欢呼、彩笔绘就的山东风筝、课间共唱着《上春山》,都在诉说着教育最生动的意义。五四精神的火种,正是在这样的双向奔赴中越发明亮——当孩子们用普通话朗诵《少年中国说》,当他们递来自家种的葡萄,我们读懂了青年担当的分量: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援疆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每个青年都能成为的微光。让我们带着书本与真诚出发,在绿洲课堂播撒希望,让青春之花绽放在昆仑山 下。
(文:韩金伶 编辑:桑国粹 审核:江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