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潍坊学院:“四个着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本网讯 10月28日,山东省教育厅《战线联播》栏目,对学校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师德长效机制、聚焦师资提质培优、完善发展保障机制等举措,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做法进行了推介。
潍坊学院:“四个着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潍坊学院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学校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紧扣“四个着力”,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教育强国、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一、注重党建引领成效,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政治素养
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铸魂者铸魂、为引路人引路,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职责使命。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做好顶层设计。牢牢掌握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统筹做好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和制度谋划,构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确保教师队伍建设方向正确。二是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学校4个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支部获评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省级层面获评4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三是抓牢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素养。完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工作机制,面向教师有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每年制定实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定期编发政治理论学习参考资料,结合校内巡察等开展常态化督导。
二、严守师德第一标准,着力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工作委员会、党委教师工作部作用,印发《关于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求融入办学治校的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二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构建教师荣誉体系,通过开展“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优秀教师评选、举办教师节庆祝大会、新进教师入职仪式、教职工荣休仪式等,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学校涌现出1个“全国首批教育世家”、3支“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教师典型。三是健全监督考评体系。坚持将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贯穿到“招聘引进、考核评价、选树典型、违规惩处”教师管理各环节和全过程,定期开展师德失范警示教育,编发师德学习资料引导教师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三、聚焦师资提质培优,着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一是扎实做好人才引培工作。紧密对接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拓宽招才引才渠道。近三年,共引培博士205人,引进国家级人才6人、省级人才10人,培育省级以上人才6人;二是打造高能级平台和高水平团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区域产业发展,整合校地校企优势资源和力量,共建高能级科研平台,培养高水平科创团队。2024年以来,学校获批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和2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新增5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三是注重教师教育能力培养。深入实施教学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搭建校院两级教师教学发展平台,围绕教师教学能力素质专题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咨询服务等工作,全面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水平。
四、完善发展保障机制,着力激发教师干事创业活力
学校坚持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理念,注重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为教师安心、精心、舒心地从教提供坚强保障。一是构建立体培养体系。深入实施“潍院学者”人才工程和“双师型”教师实践计划,构建以成长型人才梯队为目标的立体培养体系。开展“海外研修专项计划”,重点资助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赴国外高水平学校开展合作研究。二是完善政策激励机制。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出台教学研究类业绩评价办法(试行)等17项综合改革文件,树立向教学科研一线、关键岗位绩效倾斜的分配导向。坚持“立新标”与“破五唯”相结合,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近三年,12位教师通过代表性成果以“直聘”途径晋升高级岗位。三是加强教师权益保障。实施资源要素整合汇聚工程,不断丰富办学资源,持续提升师生生活、学习环境。注重加强人文关怀,不断健全“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和“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
(文:赵鹏俊 编辑:桑国粹 审核:赵鹏俊 终审:王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