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畅:不骄不躁 青春正好
学生记者 王婧 郑相植 靳好
王绍畅,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6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第十八届学生会副主席,入党积极分子。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华清远见奖学金等。
获奖——淡定从容,做自己
科创实验室里,黑板上列着各种比赛的组织负责人名单,而王绍畅三个字十分显眼的排在中间位置。在与王绍畅的相处过程中,谦和的态度、自然的谈吐,无不展示着一位省奖获得者的亲切、友好。
当记者问到王绍畅对省奖获得的想法时,“平淡”“从容”是王绍畅提到的最多的词。在省奖的光环之外,他只是一个踏实学习的普通潍院学子。他说,“学习没有什么捷径,用心学习,一定要坚持。”并且和记者分享了一下他自己的学习心得,“上课最好要记一些重点的笔记,也可以拷贝好老师的ppt留着课后复习用。遇到不懂的可以多翻一翻资料,向老师请教。尤其在期末备考阶段一定要好好准备。”提及期末,他笑道,“期末考试不难,但是必须要认真对待,多去图书馆看看书,对照笔记复习。不要将时间浪费在娱乐上。”
“学习与工作其实并不冲突,只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就行。”这是王绍畅对于该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问题的回答。没错,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可以挤出来。上天给予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学霸与普通人并没有差别,成功贵在坚持与努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所谓的“淡定从容”,向来都是努力与坚持后的结果。
生活——斗志昂扬,存希望
“从反方向思考。”这是记者在王绍畅身上看到的关于寻求灵感的独特之处。
身为科技创新部的部长,王绍畅身上承担着作品的研发与比赛人员安排的重任。而科创更是一个讲究创新的部门。每当没有好的灵感时,王绍畅就会把整个部门的人聚在一起,谈一谈对生活的抱怨。抱怨并不是目的,解决抱怨的问题才是最终目标。“比如椅子太硬了,那我们就想办法将椅子变软,又如手机容量小,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样反方向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少有却值得称赞与学习的。“虽然辛苦,但心满意足。”这是王绍畅对于创新最真切的感受。
记者了解到,王绍畅从小便喜欢自己动手研究身边的事物,小到玩具,大到日常电器。到了大学,在有更多资源的情况下,王绍畅更是专心致志的投入到电子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当中。在交谈的过程中,王绍畅拿出了他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参加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机器人。机器人不大,表面多呈黑色,但是就是这样的小机器人,凝聚了王绍畅不少的心血。“当时也很抓狂,烧了好几个电路板,好几次想放弃这个作品。”提及创造过程时,王绍畅眼中还有着对当时场景的无奈。“但是我想要完成好它,即使它很难。”这也是作品成功后王绍畅对它格外珍视的原因。
而良师益友更是这条创新路上额外的宝藏。“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当忙碌时,一通电话后总有人自愿来帮忙。你负责研发,我负责其余工作,这样即使在忙的时刻也显得有条不紊。更有刘进忠、戴长志等科技创新指导老师不求回报的帮助了我们很多。”提及师友,王绍畅流露出真挚的谢意。
热爱我们所爱,坚持我们所想,青春之路总有人与你相伴,前进之路总有希望。
目标——志存高远,在路上
“未来,我希望它是富有挑战性的。”提到未来时,王绍畅如是说。他没有像将要毕业的大学生那样对未来充满迷茫与焦躁,王绍畅对于未来有明确的规划。他想要考研,希望能继续学习本专业,渴望每天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事物,想要多接触与热爱这个世界。
正是这样,王绍畅除了在课余时间忙碌科技创新之外,还在不同领域发展、丰富自己。书法、绘画、篆刻都是他的小爱好。他手机里保存了他很多闲暇时刻创作的小作品,有毛笔勾勒的生肖、钢笔绘成的立体建筑,橡皮雕刻的印章等等。热爱世界,更是在懂得世界艰辛之后对已拥有的珍惜。王绍畅提到自己大一兼职时在酒店做服务员的日子:“没有别的,就是端盘子,三层楼来回跑,工资不高,一天下来托盘子的手腕满是酸痛。当然,也有被训斥的时候。”但这样的体验对他来说还是珍贵的,他知道了服务业是多么的不容易,同时也更懂得了尊重他人。
在采访的后期,王绍畅给了刚入学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首先要好好学习,尤其是英语。大学的资源非常丰富,而大学生活更是十分具有可塑性的一段时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走向;再就是有空的时候多出去走走,旅旅游,看看身边不同的风景,这样大学四年后也对潍坊有着别样的回忆。”
这样的王绍畅,身上不仅有获得省政府奖学金的荣誉,更有属于青春少年的热血。前路有光,需要我们收拾行囊去一步步探访,而青春之路正要我们不骄不躁徐徐前进,体会那别有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