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均波:低头行路 莫问前程
刘均波,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强化与表面改性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今年他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乐在其中
五月的潍院,工科实验楼里忙碌非凡。在进进出出的人流当中,刘均波老师上完了理论课后匆匆走进自己的实验室,稍作休息之后他又开始准备第二天的试验材料。这几乎是刘均波老师的工作常态:上课、做实验、写论文,如此轮回。“枯燥吗?”他说“乐在其中”。
为了尽善尽美地完成科研工作,刘均波经常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他常常因为一个实验数据反复进行测试。一次,两次,无数次,常常是等到出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望着窗外的满天星辰,刘均波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晚饭还没有吃。刘均波说:“干我们这一行,这种情况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搞科研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没有这种思想上的准备你是做不好这个工作的。”看着眼前这个瘦瘦弱弱的七尺身躯,记者感动之外更多的是由衷的敬佩。
在抓好纵向项目的同时,他讲求学以致用。他常常牺牲自己节假日休息的时间,去和企业交流取经。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做到了用资金支持项目,用成果服务地方的良性运转。他与企业签订的《等离子熔覆技术在轧钢机导卫装置上的应用》和《高耐磨性热轧辊修复工艺技术开发研制》两项横向项目,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大大提高了热轧辊和轧钢机导卫装置的表面耐磨性,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他还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几家企业,提高了产品质量,使企业新增利润、新增税收、创收外汇以及节支总额都比较客观,直接经济效益大增。
众所周知,搞科研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刘均波也有着自己的团队。与其他的团队不一样的是,刘均波的团队都是自发形成的。大家都有着相同的爱好,以及一定的长处。他说,团队当中的每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有的人擅长做实验,有的人擅长搞管理,有的人擅长写论文,这样才能分工明确,人尽其才,不至于出现人员的冗余。
漫漫科研路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付出的背后都有强大的动力支持。刘均波出生在山东诸城的一个农村家庭,自幼目睹过农村的落后与贫穷,他从小就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就改变自己的命运。1991年,年满十八周岁的刘均波带着父母殷切的期望来到山东科技大学就读。在校期间,刘均波比其他的人更加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在大学期间他开始接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很快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在校学习期间,刘均波抓住每分每秒尽情地汲取着知识的精华。深夜的实验室里经常有他忙碌的背影,微亮的教室中常常伴有他埋头读书的镜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校学习期间他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奖学金,数次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并在校报发表文章多篇。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刘均波先后参加了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他参与的课题组成功研制出的DRF-1A型等离子熔覆设备,使得煤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目前,该设备已经批量投入生产,其涂层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煤矿设备中。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为刘均波以后踏上科研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均波坦言,刚开始的时候搞科研做项目并不好做。有一次,他到一个公司去争取科研项目,一开始刘均波先介绍了自己的学历以及曾经做过的项目,虽是如此但是对方还是对他产生了怀疑,觉得他刚毕业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任务,况且对他的人品一无所知。这给刘均波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浇灭了他的热情。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也正是刘均波最为难的时候,因为企业对自己的不了解,自己往往错失了一些重大的科研机会。
在一次又一次的谈判失败之后,刘均波慢慢地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他转变思维,采取迂回的战术,和企业领导人先从朋友做起,一来二往,等到对方对自己的人品以及能力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自然主动谈合作项目的事情。慢慢地他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有了良好的口碑,很多企业也慕名而来主动要求和他进行科研项目上的合作。
完美演绎多重身份
在搞好科研工作的同时,他迷上了中国的传统医学针灸,自学了针灸按摩技术。他利用自己学到的技术先后治愈了母亲的胃病、父亲的前列腺炎、岳父的缠腰丹,以及妻子的宫颈囊肿和阑尾囊肿等,使得家庭幸福指数大增。
一开始妻子并不支持他学习针灸技术,怕他身体吃不消。因为科研工作已经够他忙活的了,再说又不是医生。但在他的一再坚持之下,妻子也不再反对了,而是主动多做些好吃的给他增加营养,自己还主动帮助他整理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资料,帮他分担一部分工作。刘均波始终认为自己的针灸按摩技术促进了科研工作,是以艺会友,实际上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在给别人解除痛苦的同时,也是跟不同领域的人交流经验,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并得到了很多科研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低头行路,莫问前程,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亦能够演绎出不平凡的人生。不善言辞的刘均波老师从来都是把自己当做一块铺路石,谦虚谨慎,不争名利,勤勤恳恳地为教育事业的腾飞而奋斗,为自己所钟爱的科研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编辑:新闻中心 文:范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