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8月9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号召,加快区域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改造(简称“数转智改”)进程,学校计算机工程学院与高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召开“数转智改”推进会议。高密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明,党组成员郭庆福及学校计算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任秀洁参加会议,会议由高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台志强主持。马明在致辞中,对潍坊学院给予高密市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强调了“数转智改”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期望通过此次会议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任秀洁对高密市政府及企业界的支持与信任表示感谢,介绍了学校在做好“四融”文章,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做法。她表示,学院将深度对接企业需求,助力企业跨越“数转智改”的门槛,实现转型升级。会后,任秀洁一行参观了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的展厅和化工园区,并就双方进一步合作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达成了长期合作的共识,决定建立紧密的伙伴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是继学校与高密市战略协议签订后的具体实践与项目落地。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新模式、新路径,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图:翟玉玲 编辑:李玉强 审核:朱万山)
发布时间:2024-08-12本网讯 8月9日,学校副校长任立春带队前往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慰问传媒学院“青鸟”志愿者服务队。学校挂职干部、郯城县县委副书记姜廉毅陪同。任立春对志愿者们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的坚定信念给予高度认可。他表示,志愿者们将高校的知识资源、科技力量和创新思维精准对接到乡村,有效提升了马头镇的文化影响力。他希望,志愿者们能够继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姜廉毅希望志愿者们能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特色民俗文化,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学校学生工作处、工会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马伟超 编辑:庄梦琦 审核:邓建波)
发布时间:2024-08-12本网讯 近日,潍坊学院优质生源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在昌邑市科技中学举行。学校教务处处长侯金奎、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徐加金、院长台夕市、副院长宋明君,学院派出挂职干部、昌邑市政府党组成员高祥,昌邑市教体局局长陆振伟,昌邑市科技中学校长刘焕文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昌邑市教体局总督学王军芳主持仪式。陆振伟简要回顾在潍坊学院的求学经历,感谢学校对自己的培养和对昌邑市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他介绍了昌邑市高中教育和今年高考的整体情况,对下一步深入交流和合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期待母校更多的优秀毕业生投身昌邑教育事业。刘焕文介绍了昌邑市科技中学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高考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他表示,作为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校友,感谢母校和老师们对自己的培养,同时也一直关注母校的发展,希望双方立足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广阔平台。侯金奎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授予昌邑市科技中学“潍坊学院优质生源基地”牌匾。台夕市与刘焕文签署优质生源基地协议。侯金奎一行还到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进行交流。(文:宋明君 编辑:王慧婷 审核:徐加金)
发布时间:2024-08-12本网讯 近日,学校与潍坊市公安局潍城分局举行“专业共建合作单位”签约暨“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学校副校长王成端,潍城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李飞雨,潍城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付向华出席活动。签约仪式上,王成端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沿革、学科设置等及法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此次签约是双方共同培养法治人才的有力举措,希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务求实效。付向华介绍了潍城分局的基本情况,他表示,要不断拓宽校警合作领域,推动法治公安建设再上新台阶。王成端与李飞雨为“专业共建合作单位”揭牌。法学院负责同志与付向华代表双方签订协议,并为“教学实践基地”揭牌。学校与潍城分局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本次签约是校警深化合作的又一崭新起点,双方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巩固深化校警联系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促进司法实践和法学实践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后,王成端一行参观了烽火公安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学校法学院,潍城分局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图:张建明 编辑:庄梦琦 审核:刘德才)
发布时间:2024-08-12本网讯 8月7日,山东省教育厅“战线联播”栏目以《潍坊学院:把握产教融合关键点 “四维聚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题,对学校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构建校地合作发展格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予以推介。潍坊学院:把握产教融合关键点 “四维聚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潍坊学院紧紧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等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任务,聚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培等工作,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强化与地方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校地合作发展格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聚力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学校积极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校城融生,全面推进协同创新。近3年,共建成校级现代产业学院7个,合作共建专业12个,在校生1500余人,其中2个产业学院获评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获评为“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获评为“市级现代产业学院”。产业学院采用“2+1+1”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协同指导,推进“一体两翼”教育教学建设,强化课程共建和人才共育。产业学院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合作企业每年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开展“驻企员工”培育计划,通过双向选择优先获取人力资源。潍柴控股集团、歌尔股份等企业技术骨干进行了超过1200人次的业务培训,增强了“驻企员工”的职业技能,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行耦合、学思践悟”特色育人模式成效显著。二、聚力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多学科融合发展“新格局”全面落实省市共建协议精神,秉持“校城融生”的战略合作愿景,把推进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与助力潍坊争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构建市域“学科--产业--专业”紧密结合的办学格局,建成国家级、省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联合体)18家。深入实施学科筑峰工程,构建学科雁阵式梯队,统筹推进电子信息、机械、农业三个硕士学位点建设,打造“新工科”品牌特色,凸显“新农科”区位优势,整合“新文科”优势资源,做精“新师范”教育品牌。紧扣新兴学科专业建设和地方产业布局协同发展,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引擎,打造机械装备类、电子信息类、新能源等学科专业集群,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以此带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与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7个,与十强产业高度相关专业47个,综合占比约61%,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聚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学校支持并引导科研人员聚焦“卡脖子”问题,围绕“磁悬浮、新能源电池、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开展应用研究,组建校企合作“双导师”型团队,开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范式,构建前瞻性的项目体系与课程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围绕潍坊市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着力打造国家级农综区、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引领示范区等主导及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学科与产业”“技术与资本”“实验室与工厂”等产学研合作关键要素,推进“311工程”项目建设(一学院一品牌、一团队一项目、一教授一名企),构建纵深服务地方发展工作格局,全面加强校地、校企高水平科研成果联合培育。近年来,学校取得授权专利352项(其中发明专利310项)、软件著作权181项,注重科创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磁悬浮技术、水果精准栽培等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银鲑的营养需求及其环境友好饲料的开发”填补行业空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学校强化科研平台创新驱动,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共建共享,围绕提升创新能力,加强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共建成省级科研创新平台23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34个。实施“教研产融合工程”,与8个产业园区、7个省市级行业协会、14家链主企业深度融合。四、聚力引育国内外人才,构建社会产业发展“新生态”学校大力实施“三个创新”人才引育建设工程,与潍坊市达成构建高层次人才资源校地校企共享共用机制,形成了学校与地方合作共赢的局面。成立市校人才工作联盟,共建“校地协同引才工作站”,优化人才引进渠道、服务方式,联合引进地方产业与学校发展所需的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以人才的“虹吸效应”带动产业的集聚效应。学校与天瑞重工、潍坊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等6家企业,合作共享引进5位博士及2位高层次人才。学校支持与企业共享人才,联合申报各级人才工程及奖项,依托政府、学校、企业构建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共享人才提供更充分的发展机会。构建校企人才“双聘”“互聘”共享方式,与潍柴控股集团、歌尔股份和天瑞重工等开展全面合作,双聘企业导师达40余人。实施“高端人才服务企业”行动计划,精准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对接,构建多元化的融合发展格局。(文:秦世波 庄梦琦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8-11本网讯 近日,校长来逢波带队到省科技厅、省科协交流,就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加强沟通对接,积极争取支持,深化拓展合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在省科技厅,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洪文会见了来逢波一行。来逢波对省科技厅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将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思路、举措以及取得的成绩作了简要介绍。于洪文对潍坊学院近年来取得的科技创新工作成效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省科技厅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支持对接,大力支持潍坊学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希望学校围绕全省及地方重点产业开展科技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狠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更多贡献、发挥更大作用。来逢波一行还与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监督评估与科研诚信处、基础研究处、科技合作处、农村科技处、省创新发展研究院等部门单位负责人进行了交流,重点就科技体制改革、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服务与合作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具体沟通。在省科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邹广德会见了来逢波一行。来逢波对省科协多年来对学校、对学校科协的指导帮助表示感谢,介绍了学校近年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引育成效、科研平台构建等方面的情况。邹广德充分肯定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对学校立足学科专业基础,深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省科协将继续大力支持潍坊学院发展建设,在高校科协建设、智库平台建设、学术会议及科普活动方面给予学校更大支持。之后,来逢波一行还与省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廉凯,党组成员、副主席袁慎庆,党组成员、副主席夏庆刚进行了座谈交流。学校科研处、相关重点平台负责人参加活动。(文:蔡月梅 编辑:李玉强 审核:李庆军)
发布时间:2024-08-1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蓝图。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学校年度工作会议提出“一三七一一”工作思路,明确了各项重点工作,放权赋能、综合改革,为二级学院突破发展、主动作为提供了平台。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做好规划定位、凝练方向、汇聚队伍、建设平台等基础性工作,党建与人才培养融合、学科建设、精准育人多擎并进,全力书写潍院发展新画卷。党建引领增活力 人才培养谱新篇学院始终将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通过“理论引领+劳动实践”打造生动课堂,将第二课堂、创新学分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和成长成才。坚持“党旗引领+专业优势”,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成功入选第三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将家国情怀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融入劳动教育,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夯实专业基础,帮助学生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挑大梁、扛重担,聚焦“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激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活动,学生在多项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毕业生也因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佳受到企事业单位广泛好评,高质量就业率再创新高。精雕细琢研学科 奋楫笃行结硕果按照“重点突出、精准施策、多点突破、精彩纷呈”的总体要求,学院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强劲的动力,昂首阔步,奋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雁阵式学科梯队建设。数字经济与国际商务获批学校培育建设学科、区域国别学获批储备建设学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特色与优势,显著提升了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众智谋事必明,众力举事必成。学院获批RCEP与区域国别研究创新团队、金融数智化发展研究创新团队,新设供应链智能优化与决策研究院等五大科研平台。2024年,学院首次承担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获批山东省决策咨询重点研究项目、山东省“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省级人才引育团队期满验收获“优秀”等次,科研成果首登世界四大名刊PNAS。多元联动聚合力 精准育人获新效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学院落实学校“改革创新突破年”相关行动部署,推进放权赋能、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并通过岗位基本工作量规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教职工考核办法等文件,进一步激发学院师生凝聚力、创新力、战斗力。同时,学院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与潍坊综合保税区推进潍坊学院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建设,同相关企业合作开发在线课程、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共建教材资源、建设会计学无纸化作业平台及共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校企间“双向奔赴”。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打造“一体化”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联合企业行业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走实走深产教融合。以高质量实习促进大学生就业,签约就业实习基地,强化落地实习实训,前置职业生涯教育,形成全程化、全员化、有组织的就业育人链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七四五”全环境育人工程。以本科审核性评估为抓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深入开展自评自建,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固本提升。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东风,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经济管理学院将接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赋予的职责,立足实际,协同推进硕士点建设、RCEP研究中心建设和产业学院建设三项重点任务。聚焦打造优势学科,发挥培育建设学科的牵引、辐射与带动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制定行动方案,加强科研平台建设;聚焦国际经贸研究方向,通过改革创新整合资源、凝聚研究方向和集聚科研力量,推动RCEP研究中心申报教育部项目;聚焦人才培养,打造产业学院培育模式,借助产业学院加强与企业合作交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学院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探索“沉浸式”模式,以目标任务为导向,细化责任清单,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勇挑重担,求实创新,奋发有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经管力量。(文:刘伟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8-09本网讯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主办,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和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十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落幕。学校参赛团队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山东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2项。据悉,“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群体打造的具有高知名度、高含金量及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金融创新实践大赛,旨在帮助大学生掌握金融知识,培养投资实践能力,提高金融专业水平,完善就业创业素质。自启动报名以来,共吸引全国2873所高校超过84万名大学生参赛。(文:聂国峰 编辑:庄梦琦 审核:尹翔)
发布时间:2024-08-09本网讯 为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赋能企业提质增效,8月6日,由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主办,潍坊企业家学院承办的中小企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会议特邀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茶洪旺作专题报告。潍坊市工商联副主席李松林、潍坊市委党校副校长董伟出席活动。学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赵加强出席活动并致辞。赵加强在致辞中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把企业家学院打造成企业家成长的“摇篮”、政策理论研究的“高地”、产业创新发展的“引擎”,以更好实现政产学研用贯通,为企业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茶洪旺以《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题,从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理解《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全力以赴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刻讲解,为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理论支撑和指导建议。研讨会上,茶洪旺还与参会企业家进行互动和讨论,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此次研讨会为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思路,对推动中小企业在新质生产力上寻求新突破具有积极意义。下一步,潍坊企业家学院将全面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真抓实干,搭建政府、高校和中小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不断服务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探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赋能“更好潍坊”建设,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学校教务处、科研处、教师教育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传媒学院、北海国际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负责同志、教师代表,潍坊地区120余位企业家及经济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文/图:马学军/郑翔 编辑:庄梦琦 审核:尹翔)
发布时间:2024-08-08本网讯 近日,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立项名单,学校共有8项项目获批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6项,青年项目1项。学校高度重视省社科规划项目申报工作,精心组织,按照申报要求和项目指南严格评审推荐,全力做好项目申报服务工作,确保项目申报质量。此次立项的8项项目涉及多个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学校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的集中体现,特别是重点项目的获批展示了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有组织科研,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以期在未来获批更多高层次的科研项目,为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文/图:袁田田 编辑:李玉强 审核:李庆军)
发布时间:2024-08-08本网讯 8月5日至6日,学校党委书记徐梅,副校长李英德、任立春一行,赴新疆喀什走访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喀什团地委、喀什大学等合作单位,对接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并看望慰问在喀西部计划志愿者和校友代表。8月5日上午,徐梅一行走访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并与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袁良交流座谈。袁良代表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对潍坊学院在教育援疆、人才援疆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并详细介绍了山东省援疆工作历程和当前工作开展情况。他表示,对口援疆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希望双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巩固深化校地联系合作,持续发挥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不断推动各项援疆工作纵深发展,确保对口支援工作干在实处、务求实效。徐梅代表学校,向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多年来给予学校工作的关注、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详细介绍了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部署规划、行动措施及取得成效。徐梅表示,学校将持续发挥资源优势、深化校地合作、写好“四融文章”,将“潍院所能”与“新疆所需”相结合,下好发展规划“先手棋”,练好精准帮扶“基本功”,打好合作共赢“组合拳”,以更加主动之姿、更加积极之态,不断推动山东省援疆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8月5日下午,徐梅一行赴喀什地区团委交流学习并看望慰问在喀西部计划志愿者。喀什地区团委副书记穆振超向潍坊学院长期以来为喀什培养、输送人才表示衷心感谢,对志愿者们的工作能力以及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并介绍了当前喀什地区西部计划等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情况。他表示,希望双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领域深化全方位、多角度、长效化合作,全力以赴打造鲁喀融合、校地合作的典范,为南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文化的强有力支撑。徐梅代表学校,向喀什地区团委多年来给予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向西部计划志愿者、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服务队志愿者深入基层、服务边疆、奉献青春,给予认同与赞扬。徐梅表示,西部计划是一项有效加强人才流动、助力卫国戍边、促进乡村振兴、深化实践育人的战略性工程。她指出,志愿者们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格、增长本领才干,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学校要创新工作形式、加强人文关怀、做好服务保障,努力成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助推器”、推动两地发展建设的“强引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支撑点”;校地双方要搭建互联互通桥梁、打造合作交流平台、深化融合发展成果,推动构建鲁喀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为推动鲁喀两地发展增信心、添活力、强动能。李英德在讲话中表示,学校将为志愿者们提供最坚强的保障,希望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潍院”精神、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为建设美丽南疆注入青春活力。任立春希望志愿者们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锤炼本领,注重自我关照,在基层、在边疆努力写好不负青春、不负时代的人生答卷。8月6日,徐梅一行赴喀什大学调研学习,并看望优秀校友。喀什大学校长买买提明·木沙参加座谈并陪同调研。座谈会上,买买提明·木沙对潍坊学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喀什大学发展历程、人才培养以及近年来在学科专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学校目前致力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正全力以赴推进高质量提质扩容工作,力求在提升服务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水平上实现质的飞跃。希望双方进一步加深了解,拓宽合作领域,共同探索更多合作的空间。徐梅代表学校,向喀什大学给予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办学历史、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对喀什大学取得骄人办学成绩表示由衷祝贺,对喀什大学推动南疆基础教育、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的贡献表示赞誉。她表示,希望双方深化交流合作,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在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联合申报、共建教学科研平台、师生交流互访、高层次人才共引共享、学位点培育建设、干部挂职锻炼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努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合作成果,携手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喀什考察学习期间,徐梅一行还到疏勒县第一中学看望慰问我校优秀校友。潍坊校友会代表,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合作发展处、团委负责人参加活动。(文:李亚婷 编辑:张丹琳 审核:江浩浩)
发布时间:2024-08-08本网讯 为促进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8月6日,学校与奎文区委政法委举行“专业共建合作单位”签约暨“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学校副校长王成端,奎文区委副书记陈珊珊,奎文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范绍顺出席活动。签约仪式上,王成端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沿革、学科设置等及法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希望双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陈珊珊介绍了奎文区的基本概况及上半年部分工作成果。她表示,将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校地双方合作,推动双方高质量发展。王成端与陈珊珊为“专业共建合作单位”揭牌。法学院负责同志与范绍顺代表双方签订协议,并为“教学实践基地”揭牌。签约仪式前,王成端一行到奎文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进行考察,详细了解了奎文区社会治理工作经验。下一步,双方将以本次签约为起点,不断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党建共建、专业建设、普法宣传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资源汇聚、融合发展,携手谱写校地合作发展新篇章。学校法学院,奎文区委政法委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图:张建明 编辑:庄梦琦 审核:刘德才)
发布时间:2024-08-082025-09-23
2025-09-22
2025-09-22
2025-09-21
2025-09-20
2025-09-19
2025-09-16
2025-09-15
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