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面向经济社会和区域产业需求,本着“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强化重点、分类建设”的原则,把“和衷共济、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彰显在学科建设工作的创新创优之中,始终坚持申硕攻坚,把学位点培育作为实施学科筑峰工程的有力抓手;始终坚持高水平学科建设的龙头和引领作用,把构建雁阵式学科梯队作为提升学科整体水平的关键举措;始终坚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方向,把打造精密契合区域支柱产业的科研创新平台和团队作为学科反哺产业的有力支撑,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高位谋划 牵住学科建设“牛鼻子”
学校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高点站位,高位谋划,制定《潍坊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十四五”专项规划》《潍坊学院高水平学科建设方案》,切实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坚持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推动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学校多次组织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统筹部署,理清发展思路,明确重点任务,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制定《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潍坊学院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贡献评价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完善重点学科体制机制。
实施学科筑峰工程和学科提升计划,坚持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启动新一轮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确定7个学科为第一层次重点学科、12个学科为第二层次重点学科进行建设,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动态调整建设层次,打造“工科”品牌特色,凸显“农科”区位优势,打造学科高峰;整合“文科”传统资源,做精“师范”教育品牌,构筑学科高原;强化应用型学科群建设,学科建设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布局更加合理,学科设置与专业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明显提高,高峰学科达到省内同类高校一流水平。
凸显特色 建强优势学科“火车头”
统筹集聚优势资源,科学凝练学科方向,用好省市共建潍坊学院政策红利,一体化推动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加大学科建设与考核力度,高峰学科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培育建设电子信息、机械、农业等专业硕士学位点,全力提升核心指标竞争力,3个专业学位点全面赶超硕士学位授权点审核基本条件,确保优势学科率先突破、学科整体有序推进,打造一批“高峰”学科点和学科方向,为全校学科建设起示范带头作用。
作为扎根于潍坊,成长于潍坊的地方院校,学校扛牢“立德树人、助工强农”两大使命,紧扣重大战略和产业需求,工科基础更加坚实,农科优势更加突出,应用特色更加鲜明
工科底蕴深厚。依托区域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集群优势突出、科技创新活跃优势,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信息、农机装备、智能制造等研究,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建设赋能产业发展,有力彰显了“全国制造业看山东、山东制造业看潍坊”的影响力,提供了服务高端制造的山东经验。
农科优势突出。深度对接潍坊国家唯一农综区建设,围绕种质创新、高效栽培、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推进了园艺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智库成果得到省委领导肯定性批示,打造了服务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应用特色鲜明。通过优化学科布局,调整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协同机制与国家和省市战略布局同频共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和贡献度不断提升,是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产教深度融合专业66个,占比91.66%。教育部《高教领导参考》连续三期介绍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探索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创新驱动 构建科研成果“孵化器”
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学校强化科研平台创新驱动,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共建共享,围绕提升创新能力,加强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实现了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突破,新增山东省光纤传感与光电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现代蔬菜种业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山东省智慧农业装备技术服务黄河流域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14个,新增统计建模与数据分析、高性能智能化制造及检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等市级科研创新平台17个。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调整梳理内设科研机构,成立“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研究中心”“二氧化碳捕获与催化转化研究所”“法治乡村研究中心”等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科研机构,催生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国际国内学术舞台发出更多潍院声音。
如现代蔬菜种业协同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申报专利及技术成果等多处开花、成果丰硕,“苹果根域水肥调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共育成多个蔬菜专用新品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倡导和培育人才队伍的团队精神,实施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出台《潍坊学院科研创新团队管理暂行办法》,以推动学科发展和培养领军人才为根本,设立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基金,充分发挥学科和团队的集聚效应,推动相关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优先建设设施渔业健康养殖、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智能控制等6个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建设量子信息技术、绿色催化新材料的分子模拟及合成等6个科研创新团队,新增光电信息技术、特色蔬菜品质提升、医学图像处理与优化、区域创新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等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5个,超额2倍完成第三次党代会建设目标。
其中,于海瑞教授依托银鲑养殖设施工程科研创新平台,率领项目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地开展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银鲑对主要营养素需求量和饲料原料生物利用率的研究,建立起银鲑营养数据库,设计了能有效提升银鲑肌肉品质的营养策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银鲑用系列环境友好型高效配合饲料,整体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实施期间,已在国内建立起银鲑高效无公害养殖和环境友好型饲料生产线示范基地5个;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制定企业标准5项;发表SCI收录文章16篇。
学校农业精准栽培及数字化种植技术团队,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针对阳光玫瑰和妮娜皇后,配套研发了葡萄树体、花果及水肥精准管理与智能控制技术,可使栽培过程减水30%,减化肥农药40%,减用工50%,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团队的技术加持,合作基地的阳光玫瑰葡萄品质稳定,深具业内影响力,诸城梅香园连续三年获得山东鲜食葡萄销售价格定价权。诸城梅香园也成为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诸城贾悦镇,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种植超过了2500亩。团队把科研成果送到农民中间,把农民增产增收的成果变成各个主体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
正是因为聚焦了机构、制度、平台、队伍、路径等关键环节,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高效益转化应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业转型升级及企业科技创新。实施教研产融合工程,与8个产业园区、7个省市级行业协会、14家链主企业深度融合。近5年,学校取得授权专利352项(其中发明专利310项)、软件著作权181项,磁悬浮技术、水果精准栽培等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银鲑的营养需求及其环境友好饲料的开发”填补行业空白,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2020年学校位列全国高校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第96位。
打破壁垒 深耕学科交叉“试验田”
进入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多主体协同的趋势更加明显。学校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加强有组织科研,加快科研组织模式变革,强化任务驱动型攻关,在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上下功夫,在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下功夫,以更加有力的组织方式,培育高层次科研项目,更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引领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急需的能力与力度。召开会议协调推进RCEP研究中心、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和平学)研究工作,提高团队作战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辐射带动更多学科领域的科研创新。举行岳镇海渎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并召开岳镇海渎文化研讨会,提升潍坊文史研究水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校城融合“潍院模式”。
如RCEP研究中心注重多学科协同,密切跟踪RCEP国家需求,提升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服务能力,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被全国政协转送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抓住RCEP机遇加快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加强我省海外仓建设 更好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建议》被省政协采用。
依托学校人才团队优势,瞄准若干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出台《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培育办法(试行)》,打破学院、学科壁垒,组织跨学科团队, 以特色优势学科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支持在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农业等学科方向取得突破,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学科的转型升级,催生若干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助力解决区域中小企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学科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鉴往以知来,循道以致远。成绩代表着过去,站在新起点,学校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锚定目标,明确思路,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在新的赶考路上,加满油,把稳舵,推动学科、平台、团队建设实现更大创新突破,奋力开创学科建设新局面,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文:肖玉芳 编辑:张丹琳 编审:张增森)
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