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如新,人不如旧。”那意思是说,衣服,是新的好;朋友,是旧的好。那么,书,又当如何呢?
常人于书,大多是喜欢新的,一则新书有新的内容,二则新书有更新鲜而浓郁的书香,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求新的心理;但对于一些藏书之人,特别是书虫、书呆、书痴之类的人,似乎是更喜欢旧书,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书的内容,而是取决于旧书的那种特有的“旧情味”。
唐典宋椠,自不待说,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但价值连城,非常人所及。故尔,我们所说的,一般是指寻常人对于旧书的态度。
对于旧书,情有独钟者,大有人在。
《查令十字街84号》一书的作者,美国作家海莲·汉芙就曾经说:“我从来不买没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像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同样下场吗?”她认为,别人读过的书,或许会更有阅读价值,更适合自己。买书是如此,读书也是如此。于是,海莲·汉芙又说:“我着实喜爱被前人翻读过无数回的旧书。上次,《哈兹里特散文选》寄达时,一翻开就看到扉页上写着‘我厌恶读新书’,我不禁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前任书主肃然高呼:‘同志!’”
海莲·汉芙不仅自己喜欢旧书,而且对于同样喜欢旧书的未曾谋面者,有“同志”之感,真可谓,于旧书“一往情深”了。在她的心中,旧书之“旧”,旧在有了前人的手泽,旧在有了前人的温度。
董桥,喜读书,喜收藏,但董桥藏书,“不喜新书,爱旧书”。他在《访书小录》一文中这样评价新旧书:“新书,太白太干净太嫩,像初生的婴儿,叫人担心是不是养得起,是不是经得起风霜;新书也没有几十年前旧版书的那种书卷气;封面和书脊的题字总是那么古朴,加上不经机器切过的毛边,尤其拙得可人。”
可见,董桥喜欢旧书,爱的是旧书的那种积年的书卷气,旧书的那种古朴,和稚拙。
喜欢旧书的侧重点,可能会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皆是,因了旧书中的“旧情味”所在。
确然如此,旧书“旧情味”多多。
胡洪侠说:“书籍,永远有它内容之外的魅力。我们翻阅旧书,扉页上常常谈起旧时的故事,封面封底紧抱着往日的情怀。”旧书,会让我们回到一段旧日的时光,了解一个人与一本书的故事,引发一段旧日的情怀。
一本旧书,封面或者扉页上,常常会书写着买书人的名字,或者题写着一段话,或者钤有一枚印章。这一切,都会让人生发联想: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他为什么买这本书?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他有着怎样的性情和爱好?这种联想,会让人沉陷,让人追怀,单是这样的阅读过程,就给人一种极大的美感。或许,你在翻阅一本旧书的时候,还会发现书中的某处印渍,或者某个地方夹着的一枚树叶,叶片虽已干枯,却仿佛清新如旧。这时,你的联想,就会深入到细节深处,你也许会禁不住端着书,迟迟地想着,想着……想出一份至深的感动。又或许,你在阅读中,恰好看到先前作者勾出的某句话,此话,又恰好契合了你的心情,那么,你就有了海莲·汉芙的同样的感受:“我喜欢扉页上的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的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
纵使读一本自己的旧书,也好。重读一本自己的旧书,就是一次对自己的回顾,对自己早年的自我访问。可以借此,计算一下自己走过的生命路程……
( 作者:路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