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王老师的约稿留言,我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编造各种拒绝的理由。不是没什么可说的,是真的没什么可说的。本科毕业六年,硕士毕业三年,在一所普通的学校做着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不知道能跟母校汇报些什么!
2006年,当母校建校55周年庆典的时候,我刚来到这座城市一个月。听着主席台上无比自豪地介绍着一位位功成名就、载誉归来的校友,我心里暗暗发誓:建校100周年的时候,我也要坐到那里。直到今天每次看到那句“今天我以母校为自豪,明天母校因我而骄傲”的标语我都非常受激励。
从潍坊到济南,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找不到归属感,心心念念毕业后回潍坊。跟研究生舍友们聊天,总是一口一个“我们潍坊,我们潍坊……”每每都被诸城的舍友揶揄:“好像本尊才是正宗的潍坊人吧!”
最青春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了那里叫我怎能忘怀!
最近给大一的孩子们上课,不自觉地就会聊到自己的大学时光。我会回味般地告诉他们,最馋嘴一餐的卷饼和绿豆糕,最喜欢踩着落日余晖散步在弘德湖畔,最怀念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去图书馆抢座占位复习考研的日子,最难忘逃课采访,借电脑通宵写稿的时光……当我跟我的学生说“大学里应该做的十件事”时我也在不停地检视自己:我都做到了吗?说起来我并不是一个学霸级的人物,但我一直在探索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能做什么。这也是母校教给我的。她没有按着一个模子雕刻我,而是给了我充分的自由和空间来发掘自己的个性和潜能。我很感激在我尝试不同的自我时母校和老师所给予我的不厌其烦的宽容和毫无保留的支持。虽然我因为兴趣索然,在本专业上没有取得可人的成绩,但凭借大学期间学生记者的经历和发表的数篇稿件,已完全足够找一份与文字相关的工作养活自己。甚至当我硕士毕业,招聘单位给我发出面试邀约时看中的也不是我的学历而是我曾经的学生记者身份。说起来既悲哀又欣慰。
母校给予了我知识和智慧,窗明几净的图书馆留有我孜孜不倦的身影,油墨飘香的藏书架烙刻下无限渴求的眼神。母校赠与了我真挚的师生情同学谊,这些同喜同悲、互相关爱、彼此照应的情真意切是我此生不可再得的财富。母校赐予了我腾飞的羽翎和翅膀,让我更加有力量和信心冲向更高的天际!
回顾大学时光我从不认为自己留有什么遗憾,因为我已经做到了彼时最好的自己。
如果说有什么亏欠,我只觉得愧对母校,毕业许久却还未做出让她骄傲的成绩。但我从未放弃过自己。入学时的誓言一直清晰地刻印在心头。我知道我在努力着。
(宋文婷,经济管理学院2006级校友)
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