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与成长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人生、即生长、即经验之改造”,人的生长过程其实就是教育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原有经验得到不断改造,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智慧。难道这不就是教育的目的吗?
1982年我参加高考,以高密四中文科班最高的分数考入了昌潍师范专科学校———潍坊地区的最高学府。我读的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八十年代,那是一个充满了正能量的时代,我们被称为“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美好的前景和绚丽的人生之路在召唤着莘莘学子。我记得当时每个星期六的下午,全校学生都要集会、听学术报告。在老昌潍师专浓郁的学术氛围里,我们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
当时的中文系,教师队伍可谓人才济济,写小说的陈炳熙老师、房文斋老师,写文学评论的刘芳泽老师,教我们写作课的张士廉老师,古典文学专家傅春明老师,研究鲁迅的专家刘献彪老师,书法特别棒的李贵迎老师……在那样一个纯学术、净人文的环境里,我不停地写啊、写啊,1983年我的处女作《毛毛雨添湿了柳丝》正式发表,1984年我的通讯报道《在农炮昂起的地方》登上了《中国青年报》,1985年我的小说《潍河边上的妮儿》在山东省大学生文学创作中获得一等奖。
在1982-1985年三年的时间里,我基本上“泡”在了学校图书馆。根据我的记录,大约阅读了200多部中外名著,但考试成绩从来没有理想过,仅及格而已。我的教育人生经历使我感悟到:
1、人的教育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完成的,惟有生活才是教育的本源,生长过程就是教育的长度。
2、一个人即使体魄再健康,知识再丰富,如果其情感发育不完善,仍然是一个有缺陷的人。
3、阅读是人的智力和情感发展的最佳途径。一个人的情感发育史,就是一部阅读史。
———至今,这仍是我坚守教育的信条。
二、转身与办学我大学毕业后参加了省里的分配,来到胜利油田工作。
在教育机关舒舒服服干了16年之后,2001年8月的一天,正在济南开会的我,接到组织部门的电话,要赶回去“到学校担任校长职务”。
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快四十岁了,还当什么校长!
但是在企业办教育遇到困境的时候,两个主要领导都希望我去接手一所学校,走出一条新的办学路子。我踟躇再三,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决定。
我到学校的第二天,宣布由副校长主持工作,自己“归隐”了。整整一个月,我蹲在学校的一间临时办公室里苦苦思索,在观察、在思考,在研究。
作为一个上任伊始的校长,你要提出什么样的理念来让老师服气、让家长赞同、让孩子幸福?其实,人生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还原为幸福问题。教育是守望人类幸福生活的福址领地,真正的教育是人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和有力工具;通过教育,使人获得理解幸福、感受幸福、懂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这个点,这个灵魂,就在这儿。于是,我隆重地提出了“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体系,开始了“幸福教育”办学实践模型的探索之旅———这是国内第一次在办学层面上提出“幸福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办学模型。
五年过去了,学校成了一所公认的特色校、优质校,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信任与赞誉:家长们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往里“挤”:学生由500多名增加到1600多名……这一切,均受益于对“幸福教育”的孜孜追求和实践。
三、梦想与责任2007年4月2日,潍坊市坊子区的书记、区长等20多人来到我们学校听课、参观、访问。我介绍了办学思路和发展过程。后来听说,在返程的路途中,区委、区政府联席会议决定:引进幸福教育办学模式,创办北海双语学校。他们与我们上级党委协商,“借”我到北海双语当校长,把学校筹建起来。
当然,“乐”者,意味着一份责任与担当。于是,我开始了在两座城市、两校之间160公里的“双城之恋”。今天,学校已成为当地一所非常有特色、教学质量很高的名校,于是,市教育局和区委联合做出决定,把农村小学拿出来,组建幸福教育学校联盟,让我一起承办。
从凤凰小学开始,先是6所,后来是12所,我又带上了12位农村小学的校长,一起进行幸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这是全国第一个探索“管、办、评”分离的学校制度,后来被写进了党的十八大的报告,成为向全国推广的一种办学模式。
四、人生与哲学2010年《人民教育》发表了长篇通讯《高峰: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对我们幸福教育的探索进行了介绍。5月,接到北京市海淀教育工委的邀请,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进京做校长———这是北京首开直接引进校长的先例。
2011年初,我到当年由罗荣桓元帅创办的玉泉小学走马上任。许多人问我:为什么来到北京?答案很简单:我想把幸福教育做到首都,为更多的孩子带来优质的教育!
今天,在北京已经做了五年校长,与老师们一起把玉泉小学做成了一所优质学校:由2个校区扩大为4个校区,学生由1500人扩大为2700人,赢得了很好的社会赞誉。同时,我们组建了全国幸福教育学校联盟,从黑龙江到海南,从新疆到浙江,有300多所中小学、20个县区和我们一起做幸福教育,我们还以公益的方式拉手全国100所农村小学一同前进,为着民族美好的未来!
从乡村小学,到地方城区学校,再到京城办学,最后建构起我们的“幸福教育学校联盟”,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幸福教育”生活,这是我的人生和哲学,我的梦想与追求!(高峰)作者系昌潍师专中文系1982级校友,现任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党总支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幸福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
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