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进一步活跃学术研究氛围,7月26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武汉大学哲学院院长李佃来教授开展专题学术交流。座谈会由该院副院长赵军主持。座谈会上,李佃来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注意事项”为主题,围绕学术史梳理、选题依据、研究对象、研究框架、研究重难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预期成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他结合自身丰富经验,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如何撰写高质量基金项目申报书展开了细致指导。现场互动环节气氛活跃,学院教师踊跃提问,与李佃来教授进行学习交流。赵军在总结发言时表示,本次讲座精彩纷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希望全体教师积极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争取在未来高水平基金项目申报中再创佳绩。(文/图:曹戈/何建朋 编辑:王慧婷 审核:赵军)
发布时间:2024-07-30本网讯 近日,学校法学院与潍坊市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举行“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协议”签约授牌仪式。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德才、院长杜立聪、党委副书记王秀慧,高新区行政审批中心主任陈传刚参加活动。刘德才、陈传刚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并共同为“教学实践基地”揭牌。双方就法学和行政管理人才需求对接、实习实训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等方面议题展开座谈交流。刘德才一行还参观了政务大厅公积金、警务、医保、人社等服务专区,详细了解了大厅的窗口设置、功能布局、大厅管理等工作情况。(文/图:李兴鹏 编辑:庄梦琦 审核:刘德才)
发布时间:2024-07-30本网讯 7月29日,潍城区政府党组成员(挂职)王勇带领潍城区企业家代表一行10人来校交流座谈。学校副校长王成端出席活动。王成端对王勇一行表示欢迎并陪同参观,合作发展处负责同志介绍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服务地方工作取得的成绩,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王勇介绍了潍城区的相关情况,他表示,此次活动是落实潍坊学院与潍城区政府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的实际举措,希望双方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校地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果。座谈会上,学校与广告相关专业的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就促进广告产业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广告人才交流、文化空间建设和文创产品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期间,王勇一行参观了佳诚数码展厅、传媒学院影视中心和传媒学院毕业作品展。学校合作发展处、机械与自动化学院、文史学院、传媒学院、美术学院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潍城区7家企业的负责人等参加活动。(文/图:韩自俊 编辑:李玉强 审核:孙孝波)
发布时间:2024-07-30本网讯 7月24日,学校与昌乐县人民检察院举行校检共建签约暨“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学校副校长王成端,昌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剑发,昌乐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兆生出席仪式。王成端与徐剑发共同为“专业共建合作单位”揭牌,法学院负责同志与王兆生签署协议并为“教学实践基地”揭牌。王成端介绍了学校及法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合作协议的签订有效推动双方在理论研究、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希望双方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依托专业学科优势和检察机关司法实践经验,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多样性的合作关系,在合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共同开展检察理论研究、强化人才交流互动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合作,进一步提高合作效能,促进各项合作事宜落地见效。王兆生表示,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为双方进一步加强联系沟通,实现常态化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制度保障,必将为检察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发展、检察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办案水平提升注入新活力。昌乐县人民检察院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借助外部研究力量,多渠道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切实发挥研究指导实践、服务实践的积极作用,为潍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仪式结束后,王成端一行到检察文化展厅、党建文化展厅和青春书屋参观交流。(文/图:张建明 编辑:庄梦琦 审核:刘德才)
发布时间:2024-07-30本网讯 近日,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下发《关于宣传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典型的通知》,我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入选全市八个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典型之一,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7月29日,《潍坊日报》第二版头条刊发《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潍坊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注重“五个强化”推动学习提质增效》典型经验文章。7月26日,潍坊广播电视台《潍坊新闻联播》栏目播出《注重“五个强化”潍坊学院推动中心组学习提质增效》新闻节目。典型宣传和新闻报道充分展示了我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典型经验和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知名度、美誉度,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把理论中心组学习作为加强班子政治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形式,在强化责任落实、制度保障、学风建设、载体创新,以及学以致用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下一步,学校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深化顶层设计、创新载体形式、突出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聚焦学习成果转化质量,努力把党委中心组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形成学干结合、以学促干的良好局面。 (文:李璐璐 编辑:王慧婷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7-2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改革开放推向新境界。行至民族复兴关键节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翻开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学校“放权赋能”等一系列政策实施下,学校土木与交通学院师生凝心聚力,务实笃行,“践行改革举措、深化自主办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借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用改革解决学院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激发动力 在改革创新中勇担当新时代,新征程,在“改革创新突破年”“管理质效提升年”“能力作风建设年”三大行动中,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推动“放权赋能”走深走实,全面激发学院教职工发展建设的源动力。学院将创新发展放在“关乎学院生存”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实施“一把手”工程,提出“人人都是改革突破工作者”的口号,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专职抓、相关科室配合抓、各个教研室搭配抓”的创新改革工作机制,改革效能全面释放。学院班子成员赴山东寿光巨能电气有限公司、潍坊高铁北站等优质企业走访交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多途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期内教师申报国家级项目23项、省部级项目21项,科研到账经费500余万元;学期内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高教学会榜单赛事国家级奖励19项。增强活力 在主业主课中谋新篇学院着力推动产教融合,坚持赛教融合、注重专创融合,通过开辟第二课堂,构建立体、多元、开放、互动的育人格局。精心策划并举办“在潍坊 知潍坊 爱潍坊”系列活动,探索“企业出资、跨院联合、校地共赢”的共享教学模式,成功举办风筝创意设计大赛、海绵城市系列设计竞赛、潍坊地域建筑速写比赛、工业遗产研学夏令营等活动。成立学科竞赛指导小组和创新创业指导小组,加强对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以研促学、以赛促练,显著提高了在国家级和省级比赛中获奖的数量和层次。将新农村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等热点问题引入10余门课程,由设计和施工企业的工程师带领学生进乡村、进社区、进工地,形成多方联动、开放共享的教学模式。通过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打造了“一重先行 四重支撑 思政强基 结构再生”的创新教学模式,学院教师获得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提升能力 在人才培育中促发展牢固树立“人才是办学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学院切实增强人才战略意识、储备意识、服务意识,积极营造聚才、爱才、惜才、用才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释放教学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贯彻学校党委决策要求,优化激励与保障兼顾的薪酬分配体系,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人才效应显示度。设立教师工作坊、举办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定期开展博士述职等活动,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持续激活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高度重视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学期内举办了8次培训活动,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讲座,着力在教学、科研、学科竞赛等方面进行指导,多措并举提高教师能力与水平,学院教师荣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汇聚合力 在开放办学中求突破学院扎实开展校际合作,深化与青岛理工大学、聊城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借力借智推动学院内涵建设。深入推进校地合作,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地方发展需求,构建与周边区县校地合作新模式,设计城市康养综合体方案,开展乡村规划课题研究,提升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切实加强校企合作,在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德才集团、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昌大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就业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建立“专业共建、课程共设、师资共聘、资源共享”的合作办学新模式,加强与山东交通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沟通,借助优势资源做好新工科专业的建设,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共赢长效机制。风正劲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站在新起点,土木与交通学院将继续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改革的方法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以改革的成效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中,贡献土木与交通学院的一份力量。(文:刘湖清 杨永武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7-29本网讯 近日,我校机械与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张建伟、院长解福祥等一行5人赴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开展合作办学对接交流。该校车辆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吉高云接待了考察组一行。座谈会上,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车辆工程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负责人从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汇报了“3+2”专本贯通合作办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围绕培养方案展开交流讨论,对方案的进一步修订完善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双方还就下一步在人才培养、社会培训、课题研究、党建联建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据悉,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车辆工程学院与我校机械与自动化学院于今年开始实施“3+2”专本贯通合作办学。(文/图:肖甲波 编辑:李玉强 审核:温效朔)
发布时间:2024-07-29本网讯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学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青春力量,近日,学校副校长李英德在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为“重走总书记日照考察路线,‘芯’青年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学生代表讲授了一堂行走间“大思政课”。李英德以山东省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切入点,引领广大青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仅是对山东工作的全面指导,更是对全国发展的重要启示。李英德还结合省情校情为同学们讲解了我校建设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构建与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相关的产学研全链条创新网络,精准实施有组织科研,努力攻克绿色低碳核心技术等“卡脖子”问题等情况。李英德对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理论学习,锤炼素质能力,做功底扎实、本领过硬的新时代有志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勇于创新创造,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要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自找苦吃”,走出教室校园,走向广袤河山,扎根祖国大地,摸真情况、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向往基层、志在基层、服务基层,在同基层群众的亲密接触中受教育、长才干,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通过此次行走间的“大思政课”,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发出来的巨大热情,切实转化为刻苦学习、勤奋进取的具体行动中,用真才实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以踔厉奋发、不懈奋斗的精神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学校计算机工程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负责同志,驻五莲县户部乡省派“第一书记”和实践团师生参加活动。(文/图:贺梦凡/张梦真 编辑:李玉强 审核:朱万山)
发布时间:2024-07-29本网讯 7月25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佃来教授应邀为法学院作“科研团队建设与素质能力提升”专题讲座。李佃来从培养创新思维、掌握研究方法、加强团队合作、建立学术关系、积极寻求反馈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精彩阐述。他鼓励青年教师,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关注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提升学科相容性、前瞻性,保持对研究的热情和动力,为个人和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并就教学、科研等内容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法学院负责同志及部分教师参加活动。(文/图:李兴鹏 编辑:庄梦琦 审核:刘德才)
发布时间:2024-07-29本网讯 近日,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认定潍坊市工程研究中心名单的通知》,我校依托生物与海洋学院申报的“生态农业数字化溯源技术潍坊市工程研究中心”位列其中。潍坊市工程研究中心是市发改委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创新平台优势,提升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能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经综合评审认定的市级工程研究中心。生态农业数字化溯源技术潍坊市工程研究中心紧密结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大发展战略之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以乡村振兴的政策为导向,与当地企业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该中心主要有农业精准栽培及精量水肥药技术、生态农场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场景构建及数字化溯源技术、生态农场数字化溯源技术集成与推广模式等研究方向,立足当地特色资源,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已与国家级生态农场——山东合力牧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文:肖玉芳 编辑:李玉强 审核:李庆军)
发布时间:2024-07-29本网讯 7月27日至28日,儒学与文学学术会议在我校举办。学校党委书记徐梅,校长来逢波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副校长李英德主持。潍坊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卢杰、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湘颖、潍坊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挂职副主席陈磊出席会议。徐梅在致辞中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她指出,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上的核心精神力量,深刻理解儒家思想和齐鲁文化中蕴含的宝贵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有利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此次会议将搭建跨学科对话沟通的平台,强化日韩在内东亚各国的文化联系与历史纽带,促进全球文明的对话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添力量。卢杰对儒学与文学学术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表示,此次会议为加强潍坊与国际文化界的联系与合作搭建了重要桥梁。陈湘颖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2024东亚文化之都“潍坊活动年”,此次会议是推动全球儒学与文学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重要契机。开幕式后,来逢波分别为山东师范大学特聘资深教授、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志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红卫,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教授周郢,聊城大学教授李如冰,颁发了我校客座教授聘书。会议主旨发言阶段,王志民,王红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小林,韩国国立首尔大学中文系教授、韩国中国语文学会会长李昌淑,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王承略,日本广岛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教授卢涛,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教授、研究生院院长申翼澈,周郢,李如冰,我校文史学院教授、潍坊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赵红卫分别作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结束后,会议进行了分组研讨,共设一个分会场、三个分论坛,60余位学者作报告,12位专家学者主持并评议。与会学者们的发言围绕儒家思想与文学创作、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世界古典文明研究、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经验交流、东亚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等主题展开。闭幕式由我校美术学院院长王勇主持,王红卫、德州学院教授党月异、李如冰、山东航空学院教授李兆禄分别对会议分会场、三个分论坛的讨论情况作了总结,赵红卫作会议总结发言。本次会议由潍坊学院、潍坊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潍坊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韩国启明大学、韩国顺天乡大学、日本广岛大学等高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与多名硕博研究生参加会议。 (文/图:赵红卫 卢飞/张蒙蒙 编辑:张丹琳 审核:范克文)
发布时间:2024-07-28本网讯 为积极推动潍坊企业家学院发展,近日,学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伟一行4人到市工商联交流座谈。市工商联主席谭述霞出席活动。会上,刘伟介绍了潍坊企业家学院成立背景及学院未来的发展规划。相关负责同志对企业家学院的办学特色、学院优势及近期工作做了具体介绍。谭述霞建议企业家学院抓住时效性的关注点,结合“万企兴万村”行动,立足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着力推进民营企业发展。双方就企业家学院的职能定位、运营模式、工作重心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双方一致表示,希望能以此座谈会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更好的服务潍坊经济社会发展。市工商联相关科室负责同志,潍坊企业家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文:郑翔 编辑:庄梦琦 审核:尹翔)
发布时间:2024-07-282025-09-23
2025-09-22
2025-09-22
2025-09-21
2025-09-20
2025-09-19
2025-09-16
2025-09-15
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