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20日上午,学校举办“量子大讲堂-名家讲坛”暨超硬与热电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研讨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出席并致辞。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压合成实验室贾晓鹏教授、马红安教授作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王晓磊研究员、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王春雷教授、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张家良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微电子系主任张静教授等14位校外专家学者受邀出席。李英德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师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总体情况与远期发展前景。贾晓鹏教授以《掺杂金刚石大单晶的高温高压制备研究》为题,从材料设计、高温高压合成及应用方面作极具建议性的学术报告。马红安教授以《高温高压技术在热电材料领域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从热电材料的研究背景与现状、高温高压技术在热电材料中应用的具体分析、N型氧化物体系热电材料的高压制备与性能优化的研究。在互动交流环节,专家学者以及师生们就超硬与热电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气氛活跃。本次研讨会拓宽了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增强了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意识,进一步提升青年博士教学与科研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前沿科学领域的兴趣,为学院科研和学科工作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物电学院将会继续积极策划举办更多学术讲堂,努力营造严谨优良的科研氛围。物电学院全体博士教师,学生代表参会。(文/图:刘程爱 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4-23本网讯 4月19日,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联合学校党委组织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师生党员集体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七连战士在水门桥英勇阻击敌军的故事。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最终成功阻击了敌人的进攻。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一场有特色的党性教育活动,让全体师生党员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体会抗美援朝精神、感受党的伟大成就,激发了全体党员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全体师生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文:刘程爱 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4-23本网讯 时光流转春又至,青春荏苒校友归。4月20日,百余名校友返回母校,聚焦母校发展,共忆芳华岁月。此次活动由学校合作发展处牵头,各二级学院主办设计系列活动。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苗金春出席活动。本次校友返校活动以“开放、共享、发展”为主题,是落实学校2024年校友工作的重要举措。来自12个学院的校友再聚潍院,畅叙师生情意,喜看母校新颜。各二级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热情接待、师生间的亲切交谈、校史馆和潍坊文化名人馆里讲解员的悦耳声音、校门口执勤人员的热心引导、道路两侧鲜艳的欢迎标语……无不展现着母校的热情。校友们驻足于昔日教室门前,徜徉于葱茏碧绿的林荫道上,漫步于波光粼粼的弘德湖畔,流连于校园的花木之间,寻找往昔身影,重温青葱岁月。活动结束,校友与老师们依依惜别,期待着下次重逢。校友们表示,此次返校活动,不仅是一场情感的回归之旅,更是一次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每一位潍院校友都将牢记母校教诲,传承潍院精神,无论身在何方,都将心系母校,与母校携手并肩,共创辉煌。(文/图:韩自俊 编辑:魏霄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4-22本网讯 为进一步落实校城融合发展战略协议,在学校领导和奎文区领导的互访推进下,4月19日下午,合作发展处组织文史、美术、音乐、传媒等学院走进奎文区文化产业园区考察交流对接。本次活动以专业对接产业、以人才培养融合园区发展,双向奔赴、同向发力,收获丰硕。初步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非遗民俗传承、美术展览、创意文化园区建设等方面达成意向互认。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奎文区政府办公室、区文旅局、文化馆、恒建集团以及上海源嵘集团领导参加考察座谈交流活动。(文/图:毛凌云 编辑:魏霄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4-22本网讯 4月19日下午,舞台剧《卅一年华之歌》启动仪式在音乐与舞蹈学院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刘希美、副院长马新涛、办公室主任赵文安、院长助理朱筱,以及刘晓玲、黄永健、解涛、刘晋吉等主创人员参加启动仪式。刘希美在启动仪式上说,《卅一年华之歌》是音乐与舞蹈学院的一项艺术创作,此次舞台剧的创作与演出,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师生专业能力建设,对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既是一次检验,更是一次促进。学院要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艺术作品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载体。马新涛说,该剧是学院教学工作与红色文化传承相融合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学院在教学创新、文化传承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作为本剧的导演兼编曲,黄永健表示,力求通过精彩的剧情和生动的表演,将邓恩铭烈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深刻感受邓恩铭烈士的革命情怀和人格魅力。演员代表解涛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排练和演出中去,力求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本剧曲作者刘晓玲对作品的结构做了详细的阐述。据悉,本剧是献给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颂歌,也是献给中国共产党人的颂歌,剧中的全部歌词均选自邓恩铭烈士的诗词。(文:马新涛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4-22本网讯 近日,第十五届蓝桥杯软件和信息技术大赛省赛在我校计算机工程学院举办。此次大赛包括了软件类和电子类两类赛事,近10所高校的400余名学生参加。蓝桥杯作为国内权威的软件和信息技术大赛,旨在推动高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潍坊学院作为本次大赛的赛点之一,精心组织了各项赛事活动,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广大参赛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选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编程实力,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文/图:刘洋 编辑:魏霄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4-22本网讯 为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4月18日,开元森泊集团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资源总监陈静、招聘总监单磊来到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开展交流洽谈。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毕业班辅导员参加活动。洽谈中,大家通过观看开元森泊集团宣传片和集团与高校的合作视频,从宏观上了解了该集团的投资模式、经营模式、管理团队、人才梯队、校企合作等具体情况。陈静表示,开元森泊集团业态丰富,能为学院学子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同时可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范克文对陈静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前期的合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洽谈,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与输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程研发、师资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模式和路径,开展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实、落地。据悉,“开元森泊”是开元旅业集团在30余年酒店开发和运营的基础上重磅升级的“酒店+乐园”品牌。森泊因地制宜地将度假酒店、特色木屋、室内外水上乐园、儿童乐园,自然游乐、教育、会展等多重业态组合升级,已成为全新的一站式休闲度假综合体IP。2020年12月23日,中国最大的旅游央企——中国旅游集团旗下中旅投资宣布战略投资开元森泊。目前,山东日照、嘉兴海盐等多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文/图:张芳芳 程琦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4-22本网讯 4月18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成端带队到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化工园开发服务中心访企拓岗。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化工园开发服务中心主任王伟杰介绍了滨海绿色化工园区的建设历程、招商引资、在建项目等情况,期待双方在人才培养双向互动方面挖掘创新,实现合作共赢。王成端介绍了学校的建设背景、当前的发展思路和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学生就业方面的需求,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双方创新合作方式,深化合作领域,实现资源共享。各公司代表分别介绍了企业发展的历程、业务领域、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及人才需求情况,并交流了企业发展面临的法律服务需求。据悉,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化工园有175家注册企业,规模以上企业75家,产品出口量较大,在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出口管制、国际制裁等方面亟需法律服务需求。下一步,双方将推进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深入实施“校地校企联动”,促进“校地校企融合”,双方优势互补,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法学院、学生工作处相关负责同志陪同。(文/图:刘晓菲 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4-22本网讯 为进一步增强校际间沟通交流,近日,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增森,党委副书记、院长韩殿元等一行7人赴山东艺术学院与聊城大学考察学习。在山东艺术学院,该校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琰与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昂详细介绍了学院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特色做法与显著成效。张增森介绍了我校传媒学院专业设置、办学宗旨、学院特色,以及线上审核评估启动以来所做的工作。双方围绕评估指标体系解读、自评报告撰写、支撑材料整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还就教师发展支持、教学质量监控、学生学业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在聊城大学,该校传媒技术学院院长郭峰、党委副书记赵勇、副院长徐连荣、副院长秦建波陪同考察学习交流团参观教学实验室。座谈会上,徐连荣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总体方案、主要任务、自评自建工作等方面进行详细地讲解,并分享了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并就考察学习交流团成员们提出的迎评自建重点工作、自评报告撰写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文:靳仕芳 编辑:张丹琳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4-21“轻风托纸鸢,扶摇上青天。”草长莺飞的季节便是世界各地风筝爱好者齐聚潍坊的日子,4月19日,第4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4潍坊风筝嘉年华盛大开幕。作为地方高校,学校与潍坊同频共振,扛牢文化传承社会责任,立足潍坊文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组织师生参加风筝会赛事项目、志愿服务,承办风筝会部分比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等方式全方位融入风筝会,让广大师生了解更多的潍坊文化,感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同时,沉浸式感受风筝会也是潍院学子展现才华、服务社会、热爱家乡的一次生动实践,他们在翻译服务中传递潍坊声音,在风筝放飞中舞动潍坊风采,在创意设计中描绘潍坊色彩,他们既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又是科技创新的先锋,更是潍坊故事的讲述者,以实际行动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潍院力量。青春担当 志愿同行“我们参与志愿服务,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了成长和进步,当我们的绵薄之力与社会需要同频共振时,才能真正彰显青春价值,书写青春精彩。”学校2023级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李成洁说,大家把助力风筝会当成了对专业技能的一次检验、践行志愿精神的一次契机。学校在外国语学院和体育学院选拔优秀学生参加风筝会志愿服务,潍院青年志愿者在各自的岗位上用饱满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为风筝会的顺利举办奉献力量。风筝会上,各国参赛者、嘉宾及观众之间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学校外国语学院精选业务素质高的专业教师和辅导员担任领队,挑选了政治素质高、语言业务能力强的52名学生组建翻译志愿服务队,负责协同做好外宾的机场接机和登记入住等工作。在服务引导各国参赛队有序参赛的同时,志愿者们还热情地向外国友人讲述潍坊故事、中国故事,解说风筝背后的文化寓意,增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风筝大赛是风筝技艺的一次体育竞技,代表着潍坊风筝轧制创新和风筝放飞竞技的最高水平。在本届风筝会和嘉年华的重点活动—2024潍坊风筝大赛上,学校代表队派出10支队伍参赛,设计了创新类、龙串类、板式串类等十种不同类型的风筝,精心编排了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科技与艺术的风筝放飞表演。体育学院选拔的15名助飞志愿者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协助参赛队伍进行风筝装配、调试与放飞,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志愿者们密切合作,共同应对风向变化、场地条件等挑战,展现出了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体育风尚。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魏星表示,这一过程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增强了服务社会、奉献体育事业的责任感。沉浸参与 创意无限来到美术学院,一幅幅设计作品制作成了喷绘卡板在校园和橱窗内展示,引来不少师生驻足参观。调皮诙谐的小猫、谐音梗的巧用、科幻奇妙的宇宙……美术学院设计专业的学生发挥专业专长,运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将科技感融入设计元素之中,创作出一系列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感的风筝作品。学校与潍坊国际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人工智能风筝设计大赛备受关注。参赛选手用一只只设计鲜明、图案独特的风筝,展示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和扎实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表达出对潍坊风筝的热爱。经过专家组的认真评选,最终有26件作品脱颖而出。其中,《凤凰涅槃》《龙跃神州》《“放鸽子”》等6件作品获得佳作奖,20件作品获得优秀奖。值得一提的是,5件优秀作品在风筝会现场放飞,成为赛场上一道亮丽风景线。谈及这次比赛,美术学院辅导员肖文玉表示,人工智能风筝设计大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他们围绕风筝图案设计主题,利用人工智能软件,充分发挥设计专业特长,创新表达方式,提升了实践能力,进一步弘扬了潍坊风筝文化。今年,学校还承办了多场风筝会系列活动。学校体育馆将承接“风筝杯”潍坊武术文化节和体育舞蹈公开赛等赛事,借风筝之“势”,乘势而上,借势而进,顺势而为,擦亮学校名片,助力文体盛宴。体育馆与主办方成立赛事组委会,明确分工和职责,协同合作,对安全风险点、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防范措施、安全设备、安全容量、场地环境、交通环境、应急救援等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活动预案、落实安全方案。活动当天,体育馆将联合公安、消防等力量对“馆外区域、主场区域、看台区域、核心区域”实行闭环管控,确保各项赛事顺利进行。感受文化 传承发扬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潍坊风筝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潍坊悠久历史的了解,感受“更好潍坊”的城市风貌,风筝会前夕,学校在名人广场举办了第二届风筝创意设计赛作品展。“我对潍坊的风筝文化很感兴趣,能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感到无比自豪。”提及参赛原因,学校土木与交通学院建筑学专业2023级2班利芳说。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校300余名师生热情参与,共收到近百件作品,现场展出60余件。以“更好潍坊、更好潍院”为主题的参赛风筝上,绘制着潍坊的历史文化符号,如白浪河、奎文门、潍坊火车站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潍坊的发展元素,如高铁、现代建筑等,展现了潍坊古今交融、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更展现出潍院学子对潍坊、对潍院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在创作过程中,参赛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更提升了文化内涵。他们通过深入挖掘潍坊的历史文化元素,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设计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风筝作品。土木与交通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23级1班丁子涵表示,通过设计风筝,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潍坊的魅力和自己对潍坊的深厚情感。同所有参赛者一样,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潍坊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许。潍坊风筝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潍院学子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围绕潍坊地域传统文化对风筝创意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文化素养,这也是一个“在潍坊、知潍坊”的过程,必将推动学生更加“爱潍坊”,为潍坊建设发展贡献力量。(文:李娟 王一晨 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4-20本网讯 4月18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带队赴山东美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考察交流,美晨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刚陪同参观并座谈。座谈会上,李英德对美晨工业集团取得的发展成果表示赞赏,介绍了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2024年“一三七一一”工作思路,着重介绍了学校服务地方、校企合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成果。王永刚介绍了美晨工业集团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重点介绍了公司近年来在产品研发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双方表示,高校和企业要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在共建科研平台、教学实践基地、就业实习基地、人才共享、联合科技开发等方面深化合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双方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努力实现校企共赢,为“更好潍坊”建设作出贡献。学校科研处、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图:杨金美 编辑:王慧婷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4-20本网讯 4月19日,济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亓圣华一行10人来我校体育学院交流工作。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骨干教师参加座谈。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孙创业对亓圣华一行表示欢迎,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大交流力度,拓展合作领域。院长耿道熙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办学特色及师范专业认证情况。亓圣华介绍了济南大学体育学院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互相学习,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山东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双方围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工作及研究生教育等工作进行了交流。会后,济南大学体育学院一行参观了学院资料室,围绕体育教育专业师范专业认证进行了深入交流。(文/图:郑耀盛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4-202025-09-22
2025-09-22
2025-09-21
2025-09-19
2025-09-16
2025-09-15
2025-09-15
2025-09-15
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