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化长廊

尺素一封抵万金

发布时间:2024-03-08

古时山高路远,南不见北国白雪覆地,北不见江南碧水环山。如今,这些风光不再难见。这个广阔的世界被一张隐形的巨网连接,人们的分享欲空前高涨,天南海北的奇闻异事再不稀奇,它们全都融入了泛着淡淡荧光的方寸之地。

这是个快节奏的时代,碎片化信息充斥视野,浮躁风气甚嚣尘上,捧书静读已是难得,铺纸写信更成奢侈。人们仿若共同住进了网络的村庄,思念难抑时便举起手机,一则短信、一个视频,瞬息之间就可暂缓思念之苦。

可是,如此便携的通讯却悄无声息地拉远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距离,同时,让我们逐渐丧失了“见字如面”的期盼与心醉。手写信已然成为这个时代新的稀奇物件。

书信自诞生起就肩负着传达喜怒哀乐的使命,承载着作者的期望,牵绊着收信人的心肠。它温情、浪漫,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温度。这温度跨越空间、穿越时间,即使是历经千百年其中热意也不会沉寂。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读信便可见笔者音容,万望观者展颜一笑。薄纸一张,千百字尔。字形的变换、斟酌使用的言语,字里行间,饱满、柔软的情绪流动其中。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朔风吹雪,抵刀南望,清亮月光洒满无尽荒原。此情此景,疲惫战士的思乡之情再难抑制,这时,一封远处送来的家书在他心底自可抵万金。“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夕阳斜射,独倚西楼,遥思佳人却不知佳人去处。拳拳情谊无处倾吐,唯有红笺盛情、书信表意,说尽相思。“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勒马驻足,泪湿衣襟,是他乡异客复看家书。山高水长,纵使独处异乡的游子情思满溢,也只能将满腔思念寄诸书信,以家书暂抒思念之情。行人临发,又唯恐纸短情长,书不尽言,只得匆匆忙忙复开封。

可是,对于书信的期待与重视是什么时候开始渐渐消失了?“从前,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先生笔下等待的浪漫已经是遥不可及的事了。

写信时心中想着挂念的人,笔下就快不起来,写作的人不自觉地一字一句细细斟酌,读信的人自然就能感觉笔下装着的每一寸呼吸、每一声心跳。时代由慢至快逐渐发展,如今快节奏地交流,仿佛略去了等待的时间。噼里啪啦,指尖与屏幕、键盘的触碰转瞬即逝,整齐排列的印刷字体再看不出笔者是谁,字里行间,读者也再难体感其喜怒。

书信隐世难见,于我是一种悲哀。人与人交往的口吻与情绪会被冰冷的网络冲淡,但是书信会完全收容并更添一份温意。惟愿如今科技浪潮席卷仍有人记得尺素传情乃代代相承,纸笔温度经久不冷。

情意深深深几许,尺素一封抵万金。

作者:张玉佳

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

技术支持:荣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