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化长廊

孤旅相依

发布时间:2021-10-15

午后四时许。攀援临朐县许家峪南山,探古围子城。许家峪深陷凹谷,周边有三大围子。魅力在南山,古围子更为玄妙。

沿途碎石板路,枯枝与荆棘陪伴。路畔,沟下,簇拥着托举嫩芽的红香椿。微风,送来春芽独有的香气。偶有采春芽的大嫂、妹子闪过,裹严的头巾下,扑闪着神秘的眼神。

因了鞋子的不太配合,远落在后头。七拐八转后,就形只影单。山垭口,一高高的巨人等我。立时抛掉落寞,奋力前赶。待近,乃一挺拔古松,树牌显示,松龄二百余,此牌由县政府、公安联合监制,树下砌了围栏。

“差点被歹人偷走,您看树身那锯口,还呲着牙。”冷不丁一声,唬我一跳。寻望,一牧羊长者,立在岩下打招呼。

“这树,缺土少水的,几百年才长这样,俺常蹲在树下看羊。糟蹋了,就可惜了。”

联想到某景区,时有绳索悬于崖壁偷砍崖柏者,逼得管理者安装监控器,偷盗者割掉电缆,照窃不误,于是派人死盯死守。做檩条?雕刻?贪欲,让施暴者无视生命的珍贵与生长的艰难。都说佛脚上有眼,岂不知,上苍亦有眼,国法亦无处不在。

古松,孤树,二百岁“老者”,枝枝叶叶写满了岁月故事。是旅人的指引,是落寞者的灯塔,又是我不再追赶前景的依托。我抱了抱“老者”(请原谅,见了古树,就情不自禁),就靠在树身,斜阳晚风里,听老者的絮叨好了。

友们,抛下古围子,奔着树丛的羊肚菌而去。羊肚菌,像长虫蘑菇,看了瘆头皮,这是儿时嫲嫲给的印象。

我不要羊肚菌。我要拽着荆条,攀上岭顶,去古围子里一探究竟。友们唬我,有青蛇、白蛇候我。好,我嫲嫲说过,那都是仙家,是镇宅之神。

西北有豁口,能爬进高高的围子墙。豁口不规整,显然是塌毁的。围子里,面积显然比足球场大许多。中间是硕大的块块石板,有石板上刻有说不清的符号,难道是火星文?这需要专家的考证。还有塌掉的石墙基,显然,围子里曾筑有石房,供躲避战乱、匪祸的村民们居住,只是判断不出哪是正房和偏房。

除这豁口,围子墙正南,尚有一方正垛口。仔细端详,左右立石各有圆孔,颇光滑,显然,这是插挡门横杆,或安寨门的门扇管芯处。迹象表明口,此处便是古围子的正南门。从此拾级而下,进入蓊郁的古松群。透过古松缝隙,能瞧见山脚下偏远处青砖红瓦的村舍,且有鸡鸣犬吠相闻。

自围子南门下观望,东、西向,围子墙都垒在绝壁之上,高处三米绰绰,且保存相当完整。北墙外,墙下悬崖,古松倒挂,没下脚处。扒着石墙,翼翼东去,墙下亦是悬崖十数丈,头皮发紧,不敢下视。颇想返回南门,心有不甘。石墙根处,小碗口酸枣树,贴墙而立,又有茶碗口粗荆棵,贴紧石墙而生。少土缺水处,碗口粗的酸枣树,树龄显然不浅。幸亏险峻,否则也难逃被伐厄运。我两腿酸软,好歹磨蹭到了东端,坐一石上喘歇。心想,此围子三面绝壁,北面墙厚高大,墙上设有观察和射击孔。南面正门墙矮,却斜坡陡峭,倘若备有滚石,攻击者难以登顶。此围墙设计精巧,易守难攻,真天工巧夺。

回望夕照下的围子墙,高大巍峨,恰如一钢铁屏障,古时佑护了良善的村民。其善大焉,其功卓显,真该立碑刻石以记之。然,遍寻围子内,不见碑碣。忽然明白,谦卑默默,不彰不显,不正是这古围子之精神,可佩可叹!

峦吞绯日,岚云缭绕,鸟群归林。急急出围子,循原路回返山下。时有顽石硌脚。甩鞭声隐隐传来,却不见牧羊人和羊群的影子。

再过古松,摩挲“老者”,糙皮依然扎手。轻轻一躬,谢谢无言陪伴。

鸟雀渐息,山脚沉寂。采羊肚菌的友们,尚陷在收获的欢愉;采春芽的村姑,飘然远去,抛下缕缕怅然。山径何时挤进一辆红色凌志,县域内崮山究竟筑有多少古围子,古围子里的抗匪故事何时能渐次走进书卷,似乎都已云淡风轻……

(作者:王乐成)

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

技术支持:荣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