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代性。
二十多年前,我大学毕业后我来到潍坊工作,第一个八月十五是在同事家过的。同事的妻子端出早已蒸好的又圆又厚的“饼子”,告知我们叫作“月儿”,那是一个浪漫的名字。那时才知道,每逢中秋节,当地老百姓都会 “蒸月儿”
“念月儿”。而我的老家就在不到二十公里的邻县,却无这一习俗。如今,曾经流行在老潍县中秋的“念月儿”,也几乎消失殆尽,很少见了。
清末潍县诗人郭麟在描写老潍县中秋节光景的一篇《潍县竹枝词》中写道:
“中秋难得是晴天,金粟香飘几处传。待到一轮月东上,小儿齐唱月光圆。”晚清潍县翰林梁文灿填写的《蝶恋花·中秋》,也对当时的念“月儿”情景进行了描述:
“八月中秋分一半,枣饼层层,面镂千花瓣。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亭亭火树蒿灯转,灯尽归来,忙底分神馔。雪藕冰梨堆满案,一家男女团圆宴。”
“念月儿”习俗起于何时,无从考证,但由此可见,流传已久。
“念月儿”首先需要“蒸月儿”。所谓“蒸月儿”,我倒更愿意认为,那是老百姓用面粉、大枣、绿豆或红豆等原料,给月亮制作一个生日蛋糕。“月儿”的厚度大致三四厘米,层层叠叠,直径一般二三十厘米,或更大些,小的十厘米左右。制作的流程,第一步,面粉中放入发酵粉,用凉水和好,等发好后揉面团。先把大小相当的两块面分别揉匀,擀成圆形的饼,厚一厘米左右,其中的一块作为“底座”,沿其外圈密密麻麻摁上一圈大红枣,中间部分最好也放上几颗作为点缀。第二步,把另一块饼摞在“枣圈”的上面,让两块饼合在一起,当然,第二块饼最好擀得略小,以便让大枣的头部漏出来,增加美感。第三步,将第三块面团擀一个比底饼更薄、直径再小些的饼,将这个薄饼的外缘刻上痕迹,形成了美丽的“花边”。之后,在前面做好的“底座”上,涂抹一点儿清水,将第三块饼平铺在上面。最后,就要进行“美术加工”了,也是先将一块面团擀成薄饼,用小剪子、筷子,甚至用“顶针儿”、瓶盖儿等工具,通过切、割、刻、捻、辫、压等手法,做出茎、花、叶等各种形状,形成不同的图案,做的最多图案一般是桂花树、月兔等。将做成的图案用清水粘到第三层上,并轻轻压牢,再按上红枣,有的部位根据图案需要用红小豆或绿豆进行点缀,有的还可涂上各种鲜艳的食品色,显得更加绚丽。最后,将做好的“月儿”
“醒”一会儿,就可以上锅蒸了。
“月儿”蒸熟了,掀开锅盖,热气腾腾,最兴奋的当数小孩子了。一般各家会在八月十三四提前把“月儿”蒸好,穷时候的面粉少,大都不舍得蒸太多,所以小孩子往往会流着口水,眼巴巴看着大人把“月儿”凉透后,放置在他们够不着的地方,可怜的孩子只能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月儿”早点儿圆。有调皮的孩子,趁着大人外出,禁不住偷吃一小块“月儿”,或者抠下几颗红枣,把完整的一轮“月儿”整得体无完肤,结果难免被教训一顿。有的人家会蒸几个小的“月儿”,出锅后大人孩子你一块我一块分享,把大的存起来,供中秋节时再用。
圆圆的月亮,终于在孩子们的数算中升起来了!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水果摆上,月饼供上,酒菜入席,别忘了,还有最具潍县特色的美食“月儿”,被郑重地放在酒桌的中间。天上明月照,人间“月儿”香。“念‘月儿’了,念‘月儿’了,一斗麦子一个了;念月饼了,好年景了;念煎饼了,骡子马子栓一天井了;念萝卜了,发河水了……”此时,
“念月儿”开始了,大人孩子们一起赏明月,品佳酿,怀着一颗颗虔诚的心,想像着月宫演绎的美妙传说,分享丰收后“月儿”带来的香甜和喜悦,更期盼风调雨顺和团圆幸福。
“月儿”,寄托了多少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今夜,明月千里,寄语友朋。我给大家“念月儿”了。
(作者:郄锡奎)
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