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质量产学研教谋发展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学院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设
以工程专业认证为抓手,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学院三个专业对照专业认证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课程大纲,新学期开始组织实施。
以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点为目标,建设一流专业。在专业特色、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培养环境与条件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力争2023年全面达标,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
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深化产学研教融合。以百名博士服务地方行和企业挂职为契机,推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经费持续增长三者并行,实现产学研教深度融合。
潍柴产业学院建设规划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采用分阶段嵌入式+双导师制的“211”培养模式,2年在潍坊学院学习基础理论知识;1年理实一体的校企混合式培养;1年进入潍柴研修,实现校企人才培养的精准对接。
二是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探索校企师资双向流动机制,潍柴导师来校授课,学校教师入驻企业,校企双方在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同时实现教学相长,将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共建一支符合现代产业学院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是共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按照工程认证标准,围绕产业人才需求,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双方共建课程、共建教材,进行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对接,共建一批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的系列化课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
四是共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发挥学校与企业优势,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大力推动科教融合,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共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在提高师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同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
五是共建质量保障机制。校企通力合作,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反馈机制。定期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提供安全保障,严格安全管理,保障产业学院顺利运行。
初步设想,经过三年建设发展,建成成熟稳定可复制的运行效果良好的现代产业学院。专业设置扩大到3至4个;每年招生规模扩大到150至200人,应届毕业生进入潍柴就业人数每届达到150人以上。(刘永胜)
加强条件保障建设积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全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十四五”期间,每年引进4至6名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低于35%。新建1至2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每年选派10名左右教师到企业锻炼或者参加专题业务培训,稳定聘用5至10名知名IT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低于50%。
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通信工程”专业,积极建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尽快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计算机类”学科专业体系。狠抓教学改革研究,力争实现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零”的突破,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加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力争在新一轮国家级一流专业评审中取得好成绩。
强化实践教学,支持学生参加创新竞赛
加强实践条件建设,确保每个专业至少有3至5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扩建1至2个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组建4至6支教师指导队伍,每年至少提供10万元经费,支持“大学生IT创新团队”建设,保证在校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不低于80%,每年获省级以上奖励不少于80项。
加强校企合作,扎实推进合作专业建设
对标行业标准、产业标准,加快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青岛英谷、达内科技合作,扎实办好现有3个校企共建专业,探索与东软集团、中软国际等知名IT企业合作共建其它专业,积极助力学校转型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应用研究
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与潍坊软件园、物联网园携手,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组建3至5个高水平研发团队,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力争全院每年在研横向课题经费不少于500万元,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技术支撑,搭建实践平台。(王成端)
干 实干 加油干
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切实履行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永远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强化政治担当,把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内化为政治品质和政治自觉,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督促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履行从严治党责任,把责任牢牢地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记在心里。在“怎么干”上下功夫,在“干得好”中求实效,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推动学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地落实。
树立“二级学院办大学”理念,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二级学院各项工作
科学梳理、系统谋划,认真完善学院党总支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二级学院议事决策各环节,进一步清晰明确二级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把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入到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中,用好用足学校改革发展和潍坊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红利,不断提升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
坚持“底线思维”,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师德师风和安全稳定工作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三全育人”见实效。突出师德师风建设,做到教育全覆盖,筑牢师德师风防线,对违纪行为零容忍。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认真做好实验室、危化品、易制毒品等安全排查工作。与学校有关部门深入沟通交流,共同做好省市区安全、环保、公安等部门的专项检查工作。
激发“二次创业”激情,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化院样板
努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青年博士群体的团队优势、潍坊化工类企业众多的产业优势和海洋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更多地与家门口的这些企业深度合作,把科研创新、产学协同育人、学生就业、社会服务有机统一。要激发全院师生的“二次创业”激情,探索推进“化院人才筑峰工程”,探索推进学业导师、企业导师、校友导师“三师育人工程”。营造人人做贡献、人人受尊重的干事创业氛围,让“化院是我家,奋斗靠大家”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打造温馨化院、幸福化院。(张华)
理论指导践行初心 助推应用型大学建设
抓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做筑牢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基础的引路人
抓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契机,继续强化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和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筑牢青年学生理想信念之基,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结合党史中的重大事件,标志性的重大成就,代表性的英模事迹,结合专业学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摆出事实,让数据说话,尤其是当今国际形势分析,中美关系解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际关系变化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正确认识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严格学生党员的培养、考核和教育,让每一个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带动全体同学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可靠力量。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好“三全育人”,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者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重要指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为先,以德塑魂,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法学院开创并完善了“班导师”制,为每一个行政班配备一名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班导师”选拔考核制度,构建更为有效的师生沟通渠道,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参与到全员育人过程中来,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推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法学院结合新文科建设要求,对接地方及兄弟高校优质资源,广泛吸纳优秀法律人才,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开发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大力营造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环境。(曹兴波)
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提升网络思政工作能力
用好“课程思政”工具箱,提高“课程思政”能力
“课程思政”能力,是一种“双向互动”能力,是对每一位大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具体到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既要把专业知识讲清,又要把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蕴含其中,还要说得学生心服口服,不觉得是在牵强附会。“课程思政”的能力要求,倒逼教师重视日常理论学习,教研室需要经常进行集体备课以集思广益,充分挖掘本专业的育人元素,同时又可以有效地提升“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线上教学、网络思政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精品课、示范课、思政或其他项目的申报、录制和传播也越来越多地依靠网络视频的形式,它的质量和效果正在变成一种评价标准,而且推广覆盖得非常快。
所以,用好“课程思政”工具箱,就盘活了教师和学生、基层党组织和教师之间的思想政治工作“粘合力”“原动力”,也是将网络思政工作纳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一个突破口。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三全育人”的课堂教学目标。
将日常管理和监督“前置”,竖起网络安全防火墙
从目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操作层面来看,多数情况下是被动等待,一旦出现问题,再做“灭火”处理,这样就难以达到正向的预防目的,从而造成一定的管理盲区和空白。要解决这类问题,只有紧紧依靠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破除侥幸和被动心理,积极主动作为,细化分解工作责任和任务,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点对点”的网格架构,将每一位师生员工纳入其中,形成一种集体约束和集体自觉。
对比互鉴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思辨能力
面对同样的网络,会不会搜索与筛选信息,学生的能力有差别;而搜索、筛选信息后会不会运用思辨能力将其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独立思考,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别就更大。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通过溯源究理,对比互鉴,逐步培养大学生网络时代的逻辑思辨能力。
利用好“抗疫”资源,对青年学生讲明中外抗疫形势的巨大反差,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网络传播过程,使广大青年学生更加明确而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坚定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听党话,跟党走。
用好党史学习教育资源,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来揭示发展规律、廓清历史迷雾,提升师生的正向点读兴趣、传播兴趣和创作兴趣,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以更为明快、简洁、深刻的方式呈现在更广阔的网络舞台上。
用好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对外国网络文化的内容,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青年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我国文化的精妙,并在沟通和借鉴中看到我国网络文化在未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于恬)
响应“两在两同”伟大号召 实干苦干为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研力量
坚定实干的政治自觉,落实学校对科研任务目标决策部署
学习潍柴“干就负责,做就到位”的执行力精神,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完成科研任务目标。
一是继续深入二级学院解读系列科研文件,全过程为广大科研人员做好政策解释和合同签约服务。二是制定调度计划,适时召开相关学院经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调度会。三是继续深入落实6月份省委联合督查台账要求,简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横向项目合同签约流程,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流程。提高广大教师主动签约,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四是落实8月份国务院大督查相关台账要求,落实“减表行动”“解决报销繁行动”,落实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将预算科目从原来9个以上精简为3个。探索配备科研财务助理,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
锚定实干的目标方向,确保硕士学位授权申请成功
学习潍柴“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企业精神,以“志在必得”的工作激情,实干苦干,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基本定位,重点建设支撑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的硕士学位点、专业群,突出学科专业与区域优势产业契合度。尽快完善学科专业调整方案,经学校研究同意后推进实施。二是修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对校级重点学科进行中期考核,调整优化重点学科布局,配齐、配强学科带头人。三是对照硕士学位授权审核条件,梳理各学院提交的申报材料,挖掘学科特色和优势,邀请校外专家指导遴选新一轮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四是及早开始对2022年高水平科研立项及高层次科研奖励的培育。开学后,根据学科特点先后组织2场经验交流会和申报动员会,抓实抓长,再接再厉。
创造实干的一流业绩,实现应用型科研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突破
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主动对接潍坊市和各县市区科技局,有计划地组织骨干科研力量参与潍坊市相关重大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需求对接。二是落实高端人才服务企业行动计划,结合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和高层次人才到企业挂职锻炼,促进与企业的横向合作,积极开展应用型科研,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三是在前期专利成功转让的经验基础上,重点在理工科学院落实刚出台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和《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的新突破。(赵文亮)
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