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校城融合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助力地方发展 点亮学生未来

发布时间:2021-04-16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使命,也是衡量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大小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准。近年来,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始终坚持“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的初心,致力于打造“与地方经济互动,与潍坊发展同行”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平台。把学院建设和地方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等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地方社会需求,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专业办学水平,持续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完善高校服务地方职能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
       创新驱动,打造优质资源输送主阵地。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在推动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学院首先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地企业的特点,利用学院教师专业技术团队,与企业合作,不断推进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在此基础上教师团队不断创新,为企业研发新的发展点、注入新活力,将产业结构优化到底,助力企业在经济浪潮中稳健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
       同频共振,教师先行,助推经济发展。
  信控学院通过加强教师团队思想能力建设,推动教师-学院-城市共荣互利的共同体的发展。教师团队一直努力将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积极探索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不断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前沿的血液,完善“产、学、研、应用”一体化的服务地方的办学体系。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学院深入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理念,将工程案例引进课堂,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专业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在以后的择业、就业中指明了方向,拓宽了就业渠道。据程志强老师介绍,学院许多参加过项目工程实践的学生毕业后都能够迅速适应企业发展需要,薪资也是普通毕业生的几倍。
       奋勇争先,勇当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排头兵。
       在高校资源助力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思路引导下,信控学院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将行动落实到实践中,推动地方企业发展。学院王文成老师以深化产学研合作为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地方发展为宗旨,计划与潍坊地区内众多机器人研发与生产企业合作,开发人才联合培养和科技研发的合作渠道,建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实习实践基地。程志强老师为潍坊华光电子仪器有限公司主持HG-6501产品的研发,现已在多家军工企业、计量企业使用;为潍坊博瑞广电有限公司主持研发多功能LED照明控制系统,其具有多区域、多时段、多灰度的功能,且拥有独特的开关缓冲设计,改善了因挂灯高度一致造成的不足,达到了家禽需求的光照。尚超老师项目团队联合山东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了具有差异化管理的备电控制器。它采用RS485,辅以电总协议,实现与上位机通信。上位机定时读取基站的工作状态或故障代码,从而满足了通信行业的三大运营商的差异化需求。安宏伟老师在企业新技术改造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包括对潍坊钢铁集团公司石灰窑自动化改造与柴油机应急供水自动控制设备的研制;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浆钙流水线自动化改造;山东万山化工公司喷雾干燥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调试等。季涛博士主持了我校集中供暖系统节能改造技术工作,并先后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柠檬生化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台流臣博士参与了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产品生产和开发,在磁悬浮高速电机与驱动、磁轴承控制器、高速电机的运行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董义华博士参与了“高密市2018年度节能环保类企业核查及巡诊把脉专家服务”项目,针对企业的耗能设备、生产工艺、耗能现状出具诊断报告,为企业具体实施整改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谷善茂、马曰武、解立明和范蔚等教师也致力于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为区域产业机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在服务地方的实践中交出了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对未来的建构也愈渐明晰。“实践证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怎么将这种思路传承、发展下去,怎么推动学院更好的满足地方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是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李健说道。为此,学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教师们纷纷建言献策,明确了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学院在原本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针对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缺口,发挥院内博士团队、“双师型”教师的智力优势,加强与企业交流沟通,了解企业现状,通过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现场专业实习,培养对口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地方企业和学生的发展。另外,学院将利用师资、实验设备等资源,针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新技术培训。继续发挥学科优势以及人才优势,把握国家创新的新形势,抓住各种与社会各界力量合作的机遇,联合地方打造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输送平台,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学生培养成才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作者: 商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