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学校党委通过了设立潍坊学院校园110警务中心的决定,当年8月份完成了选址、装修、人员调配、设备安装调试等准备工作,校、警、企三方人员到位,警务中心正式启用,至今已运行了半年多,在校园秩序的维护、师生的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思想,是高校校园安全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平安校园的建设、构建新的安全防控体系,保证学校和谐稳定发展的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
夯实基础 打造校园警务“共同体”
为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加强校警共建,深化平安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更好的服务师生员工,学校与潍坊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共同商定,成立潍坊学院校园警务中心。之后,潍坊学院校园警务中心深刻把握“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根据公安部门的要求和学校需要,按照公安警务室建制清单,建成了功能齐全的警务中心。其中,警务中心采取警民联调、警民联防、警民联治的“三联”组织方式,并以校园为中心,实现对校园周边地区辐射式服务与管理。与此同时,警务中心内设民警工作室、微型消防站、调解室、校园110综合服务区等,能够现场开展治安、交通、消防、户政、国保、纠纷调解、轻微案事件处置等工作。另外,与警务室工作关系密切的学校保卫处治安科、校卫队、户政科、消防科,以及为学校提供安保服务的保安公司都在警务中心进行办公。通过将校、警、企三方有机融合,构建覆盖校园及周边的安全网络,夯实了平安校园建设的根基。
此外,校园警务中心主动适应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新要求,针对学校自身的特点,建立了以校、警、企三方为核心,按照“1+2+2+N”的模式,配备警力、构建校园的安全网络。其中,“1”是潍坊市高新区公安分局派驻的警务负责同志,为警务中心主任,挂职学校保卫处副处长;第一个“2”是高新公安分局常驻民警,为警务中心副主任,享受学校科级人员待遇;第二个“2”是高新公安分局常驻辅警2名,享受学校科员待遇;“N”是“高新公安分局东明路派出所潍坊学院警务室”招聘的安全网格员,由校内各服务公司负责同志、安保、物业、宿管,学校周边社区干部、小区物业经理、经营业主组成,以便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排解矛盾纠纷、调解处理治安案事件,更好的保障校园秩序和校园安全,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社区居民。
校园警务中心在夯实校园警务力量的基础上,推动“1+2+2+N”警务联动工作模式运行,深度整合辖区公安单位、校区负责同志以及小区人员等“N”种社会资源,倾力打造了校园警务“共同体”,有效提升了师生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校长冯滨鲁表示,公安机关和学校保卫部门的深入合作,为学校的校园安全、稳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更好地服务了全校师生。
周密部署 撑起复学复课“保护伞”
为确保学生返校复学复课工作安全有序进行,校园警务中心提前部署,全面推进校园及周边安全防范和疫情防控工作各项措施,为师生撑起复学复课的“保护伞”。
在师生返校前,校园警务中心周密部署、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建立校、警、企三方沟通联系机制,建立微信群,共享校园安全信息,主动对接,配齐保卫队伍和必要的防护装备,通过校园周边巡逻、安全隐患排查、安保设施检查等为学校平安、有序复课保驾护航。在疫情复学复课期间,校园警务中心不仅建立健全学校门卫值守、外来人员登记、内部巡逻守护等安全保卫制度,制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还对学校门卫值守、体温监测、卫生消毒以及防疫物资储备室、心理咨询室、临时隔离观察室等场所进行重点防护,并认真查看人员进出登记、每日消毒记录、安全保卫制度、应急处置机制等相关台账。在学生离校后,警务中心继续切实加强对校园的巡逻守护,全方位剔除安全隐患死角,积极打造让师生家长安心、放心的校园安全环境。
另外,学校还依托警务中心、各警种定时或不定时到校开展便民服务,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其中,警务中心接入了公安专网,治安、户政、交警等业务向警务室延伸,在去年九月份复学复课期间,校园警务中心给师生电动自行车进行挂牌,让师生足不出校就能享受到贴心的服务。再如居住证的办理,无犯罪证明的开具,政审材料等相关证明的审查与办理,交通违法信息查询处理,流动人口信息录入等,都让在校师生体验到了“最后一公里”的便利。同时,学校还利用校园警务中心体验区,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培训,并形成了长效机制。从2020年9月中旬到11月初,警务中心共组织了20批次、1000多人的安全教育现场会,警务中心工作人员和各警种专家在体验区,利用实物、模型、视频音像资料向大学生代表讲解了中心的运行机制、服务内容,以及禁毒、反信息诈骗、国家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大三学生小张说:“警务中心的建立不仅在行动上守护我们的安全,还在思想上给我们树立了平安校园的风向标。”
星火燎原 稳步走好平安校园建设路
校园警务中心采取校、警合署办公的工作模式,秉承“校警融合、力量共用;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理念,校方与警方职责明确、分工清晰、多措并举共建平安校园。
首先,两者建立沟通走访长效机制。高新公安分局领导、警种部门、派出所每月开展一次上门走访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警校联席座谈会,与学校教职工、学生代表面对面交流,随时掌握困扰学校安全稳定的“难点”,及时把握校方所思所盼的“重点”;另外,建立警校联动机制,发挥警方优势,高新分局的巡逻警车每天6次在校园内巡逻并驻留,开展治安安全隐患、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排查处置。与此同时,面对学校多校区办学,以及学校周边存在的不确定性安全隐患,警务中心从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消防、交通等方面着手,协调警方在一些关键时间点和关键地点,加大警力布置,同时发挥安全网格员的作用,排查、排除安全隐患,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此外,“潍坊学院校园警务中心”还与法学院“公共安全研究院”合作,共同开展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模式研究。
在校方与警方的多措并举之下,学校平安校园的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其中,校警深度融合,开展案情研判、信息互通,既有利于警方对学校校园安全状况的掌控,也有利于学校有的放矢的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例如,警务中心的主任、副主任参加了校保卫处的处务会,第一时间了解了保卫处近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和工作状态,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同时保卫处也能够接收到警方提供的近期周边和涉校警情通报、警情预判,便于及时向师生发出预警和提示,有针对性的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另外,校警联动机制的运行,极大地便捷了涉校涉生案件的处置,减少了校园治安案件的发生,保障了校园秩序和谐安宁。2020年8月份发生的意图自杀的事件中,警方与学校保卫处接警后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公安、消防、学校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成功解救。2020年10月份、11月份发生的涉校案件中,警务中心警方人员与保卫处联合制止了当事人的过激行为,并及时妥善地处理了案件。
2020年11月17日在我校召开的潍坊市“高校警务室建设专题会”上,潍坊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李倪指出,全市高校警务室建设各有特色,潍坊学院校园110警务中心在人员、房屋、装备、外观标识、工作运行机制等方面是全市最好的,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潍坊学院校园警务中心在校警融合、多措并举之下践真行,谋发展,助推着平安校园的稳步建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做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严防高校成为不安定因素的发源地,将各项公安工作延伸到高校内部,是警校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各地公安部门要把高校警务室建设成为情报工作的第一窗口,重点稳控的第一防线,服务师生的第一平台。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以来,公安部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启动密集调研,进行了周密部署。潍坊学院校园110警务中心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同时赋予了“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也推动着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国高校及全国公安机关开花结果、欣欣向荣。
(作者:王晓琪)
2025-08-17
2025-08-16
2025-08-15
2025-08-14
2025-08-14
2025-08-11
2025-08-06
2025-08-04
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