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化长廊

一封血色家书

发布时间:2021-07-16


“官不官的都不甚要紧,只要我们有实实在在的能力就算了,能在社会上作一点有益的事、大多数人有利的事(就)完了,不必然去为自己的自私自利去设想,这就是为人的最大的事了……”。

这些直白无私的大实话,是红军烈士曹星海于1927年10月27日(民国十六年十月初三)写给父亲的家信,这也是他舍身取义,英勇牺牲前留下的最后一封字迹殷红的绝笔“红书”。

 2021年6月4日下午,我驱车来到了安丘城南曹家楼村,见到了革命烈士曹星海的孙子曹吉地先生,他拿出了一个装着满满资料的牛皮纸袋子,里面有曹星海烈士生前照片、亲笔信、名片以及一些纪念性文章、书籍、题词等。曹先生一一摆给我看,指着信中最后一页这几句话,自豪地说:“你看看,那时我爷爷就很进步,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的确是思想境界高,先烈不为官利,而是为了大众做事,表现出一个红军战士参加革命的初心,着实令人敬佩。

 笔者以档案人的视角,对这封纸质泛黄的书信进行了详细地研究。此信件写在一个大开本单面竖式笔记本内页上,左下角印有“中华书局制”字样,并配有花草纹饰,淡雅别致。右边装有两个金属订针,纸张因锈迹侵蚀已出现污损。通篇内容用深红色墨迹写就,历经九十多年没有褪色,个处稍有洇渍,每页约300字,原手书总共六页纸,现仅存五页,其中第一页遗失,第二页上半部已残缺。这封近乎血色的家书非同一般,那为什么曹星海烈士生前用红颜色笔迹书写?又是为了什么在信中说“因在武汉工作有功绩,而被院长派来广州大医院学习”?带着这些问号,结合他个人生平事迹和时代大背景,探赜索隐,进一步解读烈士书信中的红色精神和鲜为人知的故事。

负笈求学 追求进步

曹星海(1901-1928),名奎章,字星海。1901年生于安丘市兴安街道曹家楼村一个农民家庭。他是安丘名门望族曹氏后代,祖辈曹贞吉、曹申吉、曹锡田进士入仕,皆为清朝名臣廉吏,被誉为“诗词世家”。受其家风影响,幼年蒙学私塾,青年时期负笈求学,先是游学于京都、后在青州松林书院读书学习,不断追求人生进步。他曾在自己的一张肖像照背面跋曰:“星海安邱人也,于民国七年(1918)游学京都,翌年春(1919)摄影于此,后寄家而落他人之手,不在意间,于十二年(1923)春松林书院进生处捡得,观影而思曰,予非当年而予矣,刻奕毛以异合,故珍之。十二年夏四月吉日题。”当时(1914年)松林书院已扩建改名为山东省第十中学,教育总长蔡元培亲题“勤朴公勇”牌匾作为校训,但那时学生仍然习惯称“松林书院”。从曹星海自题小照可以看出,他在北京求学期间,受到“五四”学生运动影响,思想起了变化,后来就读于青州省立第十中学,开始接触进步书刊,萌生救国救民的人生志向,正如其自述“予非当年而予矣”。1923年秋,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读文学专修科。期间深受校友、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影响,经常接触本校共产党员师生,与臧克家、李广田、庄龙甲、孙韵梨等同学好友一起,成立了“书报介绍社”,订购京沪出版的各种革命进步书刊,供师生阅读选购。先后参加了纪念马克思诞辰105年纪念会和纪念“五四”运动五周年活动,时常以诗文发声抒怀表达对军阀黑暗统治下的不满。1926年秋,南下武汉,与同学臧克家等投身革命,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分校。为了尽快适应军校艰苦生活,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政治军事理论,在实战演练中,克服自己身体虚弱导致的多种困难,一丝不苟,赢得了教官学员一致好评,被选拔为负责战场救护和随军医务工作的学生军官,并参加了苏联顾问指导的培训。

讨逆作战 血书明志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有很多教官和学员是秘密或公开的共产党员。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人与革命左派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曹星海立场坚定,在对敌斗争中有勇有谋,总能很好地完成革命任务。1927年5月5日,蒋介石策动两湖的反动军官叛变革命,国民政府军第五路前敌总指挥杨森受蒋密令由万县(现为万洲,由四川划归重庆)举兵东下。5月17日,驻守武昌的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所辖独立十四师师长夏斗寅,乘武汉主力部队入豫北伐之际,背叛武汉政府,由宜昌东下,切断长沙武汉之间的铁路,与杨森部相配合,乘虚进攻武汉。6月,武汉中央军事学校被张发奎解放,学校师生整编为第二方面军教导团,团内还有100多名没有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当时在军中享有盛名的叶剑英主动请缨担任了教导团团长。为讨伐夏、杨的叛变,叶挺和国民政府商定,将军校改为“中央独立师”开赴前线,曹星海随由教导团和学生军组成的中央独立师参加了讨伐战斗,这是他投笔从戎以来的第一次实战,在激战中他经受住了血与火的锻炼考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意志和信念。7月曹星海随叶剑英军团东征蒋介石受阻未果,继而南下,经3个月征战跋涉,于10月中旬到达广州。叶剑英根据党的指示和面临的复杂形势,对教导团进行了政治军事整顿训练,为广州起义做了充分准备。此时,曹星海对严峻的革命形势有了清醒的认识,抱定不惜牺牲的决心,在27日这天,毅然写下了这封用“血色”明志的家书,这时离广州起义仅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大战在即,随时都有牺牲,革命需要有不怕死的勇气,红笔写信意味着和家庭诀别,曹星海在这紧要关头,革命信念毫不动摇,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诚如信中所言,“下了决心在这样社会底下来生活……决心干下去”。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为革命事业勇往直前的满腔热血。在这封遥寄家人的书信里,我们还看到了曹星海柔情的一面,经过大革命洗礼,他在部队上迅速成长为一名有政治素养、守纪律的红军战士,对待亲人不仅知恩达礼,还有很强的自律保密意识和责任感。他在信中说“因在武汉工作有功绩,而被院长派来广州大医院学习”用这些善意地隐语,慰藉父亲和家里亲人,充分体现了曹星海身处革命阵营中的成熟和机智。

参加起义 英勇献身

1927年12月11日,以教导团为主力,中国共产党组织策划领导的广州起义爆发。曹星海与朱道南、公今寿、谢拙民等共产党员冲在起义队伍前头,为教导团和工人赤卫队开辟前进道路。曹星海除了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还在激战中和战后担负起抢救伤员的重任,连续几天不能休息,以致曾一度昏倒在伤员身边。起义队伍一举将广州反动政府推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但由于国民党反动军队与顽固军阀联合反扑,敌我力量悬殊,起义最终失败。教导团大部分官兵牺牲,为保存革命力量,教导团撤退花县,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叶镛任师长,随后开到海陆丰、和彭湃的农民军汇合。曹星海所在部为红军第四师四团二营。1928年1月3日,普宁县委率领第6团队,会合各区赤卫队、各乡尖串队共5000多人,攻打反动据点果垄。经激战,农军攻占果垄周围5个村庄,直逼果垄大寨。为了巩固和扩大胜利成果,2月3日和6日,普宁县第6团队和各区、乡赤卫队、尖串队,在彭湃、叶镛、徐向前带领的红四师的协助下,拔除了果垄、和尚寮两个反动民团据点。曹星海就是在攻打果垄战斗中壮烈牺牲的,年仅27岁,遗体安葬在广州果垄。

红色信物 世代相传

2018年12月2日,曹星海烈士故居修缮完工及实物陈列纪念展在兴安街道曹家楼村举行。臧克家小女儿郑苏伊在致辞中说:“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父亲和曹星海等前辈家庭都不贫困,他们完全可以和别的同学一样,踏踏实实在学校完成自己的学业,但他们却义无反顾,投身军校。黄埔军校本部当年曾有这样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此门。’所以说,我们的前辈投身军校,绝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他们心中追求的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是啊!这封血红色的家书,连同陈列室展出的那件老旧手提皮箱,不就是一介书生曹星海,从一个有文化、有理想的进步学生,逐渐成长为追求真理,为革命赴汤蹈火的战士,用年轻生命换取多数人幸福生活的实物见证啊!

(作者:张志成)


Powered 潍坊学院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电话:0536-8785616

投稿信箱:xinwzx@126.com

技术支持:荣尚网络